俄罗斯美术(东斯拉夫的文明)/震撼的美术

俄罗斯美术(东斯拉夫的文明)/震撼的美术
作者: 王其钧|主编:谭平
出版社: 重庆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1.89
折扣购买: 俄罗斯美术(东斯拉夫的文明)/震撼的美术
ISBN: 978722902363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东斯拉夫人的发展过程。提起俄罗斯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 ,早在那时的俄罗斯领土上就已经有人类的足迹了。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 在古代斯拉夫人出现之前,有不同部落的人群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如:阿 巴舍沃人、金麦里人等。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斯拉夫人出现了,早期斯拉夫人生活的地方并不统 一,他们分布在许多个区域居住,随着时间的发展,斯拉夫人的队伍也在向 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不断地延伸。在公元1世纪前后,由于居住地的领域各不 相同,斯拉夫人慢慢地分解成了两种人,生活在东部的称为东斯拉夫人,生 活在西部的称为西斯拉夫人。而在历经200年左右民族的动荡之后,在公元 六七世纪的时候导致东斯拉夫和西斯拉夫的一部分人到了南边的多瑙河流域 和巴尔干半岛生活,这些人从此被称为是南斯拉夫人。 生活在第聂伯河、伏尔加河上游及奥卡河、西德维纳河一带的东斯拉夫 人可以说是俄罗斯人类最早的祖先。大约从公元6世纪时起他们靠种植农作 物、饲养家禽、打猎、捕鱼为生。但随着思想的进步和对自然条件的深入认 识,他们开始制造了工具,并且逐步进行铁器的使用,已经制造出简单的犁 ,用来播种。他们居住的房子则是简单的小木屋,并把木屋的部分空间下沉 在土里,起到室内保暖的作用。此时东斯拉夫人使用的都是些家制陶器,他 们用螺旋技术制造出了瓶瓶罐罐,设备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 经过不断的发展,东斯拉夫人把生产力水平又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在 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手工业的生产,而且此后手工业在古罗斯民族的 产业中逐渐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公元6世纪以前,东斯拉夫人的社会结构模式都是氏族联盟,这属于 很原始的社会时期,社会结构单元中的主要成员就是由有血缘关系的人以及 血缘关系相临近部落的人们组成,联盟的成员们在这些人当中选出内部的酋 长,可以说人与人的接触范围是有局限性的。一直到公元9世纪,东斯拉夫 人的这种内部联盟才有了突破性的变化,联盟成员不再是来自特定的人群, 而是向各个部落联盟扩展,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都可以成为联盟中的一员 ,联盟之间也更加开放,组成了若干个大的部落联盟。 随着时间的流逝,部落中的人员也与日俱增,后来按照地区的分化,东 斯拉夫人慢慢地分成了三个群体,分别是北部群体、东部群体、西南群体, 这三个群体的形成标志着俄罗斯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人们在俄罗 斯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为后人们创造着美好的未来,也在为俄罗斯创造着最 古老的文化。 虽然生活在一个很原始的社会,6世纪末7世纪初,东斯拉夫人并没有停 止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即便在生活并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人们不断努力, 使文化艺术的发展更加深化了一步。经过考古学家发现,在8世纪和9世纪的 时候,东斯拉夫人的历史文化发展迎来第一个鼎盛时期,此时的陶瓷种类非 常多,独特的设计,精美的图案,使陶瓷器成为十分抢眼的作品,这其中托 而诺陶器为最具东斯拉夫风格的艺术品代表。这一时期风格迥异的各种陶瓷 器大都是用同样的陶轮旋转方式制作出来的。 随着旧有的内部联盟制度的瓦解。逐渐形成了以地区来划分的农村公社 。人们也都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于是私有财产制度一步步地产生了, 但自然形成的森林、荒地、水源、草地还是公有的,任何人都可以去那里放 牧、捕猎、捕鱼等等。 土地会被部落酋长很好地利用,他们把土地分成若干块,然后再分给各 家各户耕种。但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贫富很快有了明显的变化,原来部落的 酋长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强占田地,让俘虏为自己干活,很快他们就利用这 样的手段富裕起来。在这种社会状态下,酋长及其亲信们逐渐占领了大规模 的土地,而农民则逐步转变成了他们的奴隶。在小兵的武力支持下,酋长对 其奴隶可以任意胡作非为,这也就是所谓的奴隶剥削制度。但在9世纪的时 候,东斯拉夫人的原始社会状态结束了,奴隶制度也并没有得到有力的发挥 。由于生产力和土地所有制的影响,他们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了封建社会, 与此同时由于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东斯拉夫人开始被称为是“罗斯”人。 “公国”的建立与留里克统治时期。在12世纪初的罗斯史籍《往年纪事 》中记载了关于东斯拉夫人的一个历史传说。故事发生在9世纪中期,随着 阶级社会制度的深化以及农耕社会部落体制的衰落,东斯拉夫人形成了以城 市为中心的国家,被人们称为“公国”。当然这些国家的规模都非常小,其 中最主要的城市就是北方的诺夫哥罗德和南方的基辅。由于当时还没有一种 力量可以平息当时以各公国为主导进行的斗争,所以东斯拉夫人内部的战争 从来没有停止过,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厌倦了这样打打杀杀的生活,各公国之 间彼此开始妥协,并想用一种制度来控制这样的混乱局面,经过协商他们决 定找一位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来管理他们众多部落的头领,于是他们派人去了 瓦里亚基人的居住地,邀请那里有着管理经验的首领来统领他们。 瓦里亚基人的首领留里克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接受了邀请,来到了诺夫 哥罗德公国。留里克的到来虽然解决了诺夫哥罗德公国与其他公国之间的斗 争,却也给当地人带去了沉重的压力。留里克为了巩固政权,向人们强行收 取贡税。随着留里克的部落联盟不断壮大,诺夫哥罗德的民众早已不是他的 对手,只能对其听之任之,最终也只能将诺夫哥罗德公国拱手让给瓦里亚基 人。 公元879年留里克死后,他年轻的儿子伊戈尔并没有继承他的王位,而 是由他的亲戚奥列格继承了王位,做了诺夫哥罗德的主人。奥列格是一个有 着宏图大志而且野心勃勃的人,并且特别喜欢打仗,他不甘于只拥有诺夫哥 罗德公国这块领土,于是在公元882年就带兵南下攻打斯拉夫人的另一个城 市基辅,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由于基辅在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奥列格把基辅作为中心。从此这个由北 欧人建立的斯拉夫国家,被人们称为“基辅罗斯”。这一年也被称为是基辅 罗斯的建国之年。为了保卫基辅,奥列格不断地向外扩张本国的领土,在基 辅的周围修建新的城市,防止别的部落对基辅进行侵袭。在公元907年奥列 格甚至还联合了一些部落南下去攻打拜占庭帝国。之所以基辅的这一军事行 动得到了其他城市和部落的帮助,是因为奥列格攻打拜占庭的主要目的是打 通罗斯和拜占庭的商业关系,这样其他的商人们和各个部落都可以得到自己 的利益,这次攻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基辅这块富饶的土地为留里克带来的 族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并从中获得利益。 基辅罗斯很快地征服了很多个部落,但在基辅罗斯的公民大多数还是东 斯拉夫人,留里克时期外来的瓦里亚基人等其他少数民族并没有改变东斯拉 夫人的生活习惯,反而是以少数统治民族服从当地多数人的习俗,与民众们 慢慢地融合为了一体,人们相互通婚,逐渐都转变成了东斯拉夫人的生活习 俗,这些民族融合在血缘和语言上都得以体现,就这样基辅罗斯大约延续了 600年。 在留里克统治时期,一种剥削制度一直在实行着,而且这种剥削行为在 之后的每位基辅统治者的身上都体现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在每年的11月初冬 时节,百姓们在忙碌了一年之后有所收成的时候,这些野蛮的王公们就开始 带着亲兵利用手上的职权去剥夺百姓的财产,其中包括粮食、蜂蜜、蜂蜡、 毛皮等在当时比较值钱的东西。在第二年春天到来,水路运输重新畅通的时 候,王公就派人把这些搜刮来的物品用船运到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去出售。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水果、酒、纺织品等,这些都是维持他 们平时优越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这样压榨百姓的劳动果实,使百姓过得苦 不堪言,这种早期的封建剥削制度并不成熟,苛政猛于虎,即便如此,这样 的制度还是持续到了公元11世纪上半叶才得以结束。 在公元10~11世纪的时候,虽然基辅罗斯的人们被统治者压迫着,但总 的来说,在基辅罗斯国内几乎没有战争,人们过着相对安定的生活,因此无 论是人们的生产生活还是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社会生 活和生产相对繁荣。基辅罗斯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农业和手工业不断兴起,使 早期封建制的社会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时代在与时俱进,技术水平也在 不断提高,武器制造、制陶、制革、冶铁的发展把生产力又推向了另一个鼎 盛时期。 从留里克时期开始,基辅罗斯有着几位不同的统治者,他们分别是奥列 格、伊戈尔、思维雅托斯拉夫、弗拉基米尔和雅罗斯拉夫。奥列格之后的几 任统治者都是采用嫡传制度,因为在留里克统治时期并没有明确规定王公继 承人只能是王公之子,所以在大公们死后继承权就成了兄弟与众臣之间互相 残杀的导火索,至高无上的权力让人心发狂,导致内部战乱不断爆发,有的 兄弟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使内部战乱竟然持续了8年之久。 P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