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空间设计/建筑学经典丛书
作者简介
芦原义信(1918—2003年),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历任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教授,曾担任日本建筑学会主 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 席。著有《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等书。
内容简介
1.外部空间的形成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这一相互关系主要是根据视觉确定的,但作为建筑空间考虑时,则与嗅觉、听觉、触觉都有关。即使是同一空间,根据风、雨、日照的情况,有时印象也大为不同。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无意识地在创造空间。例如,有时去野餐,在田野上铺上毯子。由于在那里铺了毯子,一下子就产生出从自然当中划分出来的一块一家团圆的场地。收起毯子,即又恢复成原来的田野。又如,男女二人在雨中同行时,由于撑开雨伞,一下子在伞下产生了卿卿我我的两个人的天地。收拢雨伞,只有两个人的空间就消失了。再如,由于户外演讲人周围集合的群众,产生了以演讲人为中心的一个紧凑的空间。演讲结束群众散去,这个紧凑的空间就消失了。 所谓空间,就像这样是非常有趣的,是有研究价值的。老子说得很妙:“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际上,捏土造器,其器的本质也不再是土,在它当中产生了“无”的空间。建筑师创造这个“无”的空间时,土这个材料仍然是必需的,这一点是不能忘记的。 根据常识来说,建筑空间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所限定的。因此,可以认为地板、墙壁、天花板是限定建筑空间的三要素。当然,最近墙壁与天花板形成一体的曲面结构以及地面构成了原来的墙壁与天花板的地下建筑等,也有上述三要素不明显的情况。不过,即使在进入宇宙时代的今天,考虑建筑空间时,从重力上承托人的地面,无论如何也还是必需的。室外空间也和室内空间一样,地面的质地、纹样、高差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设计重点,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将在后面章节详述。建筑师,就是在地面、墙壁、天花板上使用各种材料去具体地创造建筑空间的。例如,在灿烂阳光照耀的毫不出奇的平坦土地上,用砖砌起一段墙壁,于是,在那里就的的确确地出现了一个适合恋人们凭靠倾谈的向阳空间,在它背后则出现了一个照射不到阳光的冷飕飕的空间。拆去这段墙壁,就又恢复到原来的毫不出奇的土地。 《外部空间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经典作品。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在本书中,芦原义信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趣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文字深入浅出,特别对于外部尺寸和尺度的把握很有见地。这些都是我们并不会去关注的东西,只想着建筑外观的重要性,可是最基本的周围限定的外部空间都没有去了解,很难相信我们可以设计出合理的作品,更难谈得上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创作。阅读本书,通过芦原义信的空间理论可以认识到认识外部空间的重要性,并判断如何是好的外部空间,更可作为实际设计中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