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莫洛亚作品集)

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莫洛亚作品集)
作者: (法)安德烈·莫洛亚|译者:程曾厚//程干泽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2.20
折扣购买: 雨果传(奥林匹欧或雨果的一生莫洛亚作品集)
ISBN: 9787308134286

作者简介

安德烈·莫洛亚(1885—1967)为法国两次大战之间登上文坛的重要小说家,同时也是优秀的传记作家和历史学家。莫洛亚特别擅长文人传记,所写的传记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富有小说情趣。传记文学这种文学体裁在莫洛亚笔下获得了新的生命,成为既有学术性、又有艺术性的一种文学样式。《雪莱传》、《拜伦传》、《屠格涅夫传》、《夏多布里昂传》、《乔治·桑传》、《雨果传》、《巴尔扎克传》等被认为是法国文坛最好的人物传记,为他赢得世界性的声誉。由于在文学、历史方面的成就和对文化界的影响,莫洛亚于1939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65年,戴高乐总统颁令授予荣誉团一等勋章,表彰他一生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贡献。其他代表作品有小说《家庭圈子》、《幸福的本能》、《乐土》、《九月的玫瑰》,历史著作《英国史》、《美国史》、《法国史》等。

内容简介

这种不协调的田园诗式的爱情为时不长。缪斯卡 尔因为和自己的 将军吵了一架,下莱茵第八营被督政府召回巴黎。布 律蒂斯·雨果离 开这位布列塔尼女友时有些忧郁,罗班姑妈同样也对 分别表示惋惜。 她相当达观,能跟上新时代,并不反对侄女和一位共 和国军官结婚。 但是一问索菲,却说“结婚不是她考虑的事情”。她 去拉勒诺迪耶住 了下来,在那里料理花园。但是,雨果在巴黎忘不了 “夏多布里昂小 城他那可爱的索菲”,并且继续给她写信,虽说他身 边还留着那个胸 脯饱满的路易丝·布安,以满足日常的需要。雨果致 缪斯卡尔:“我 常把她在我心上搂抱。透过两个可爱的乳峰,我感觉 到了赋予世界以 生命的运动!……就说这些吧……” 很奇怪,这位乐天而粗俗的上尉只要有人和他顶 撞,便会陷入一 种奇特的迫害狂病症中。缪斯卡尔离开营的指挥工作 以后,雨果对他 新上司的种种怨言,什么“一个混蛋,不仅配得上蹲 监狱,还应当 判死刑”,“卑鄙的灵魂”,“莱茵河里吐出来的鳄 鱼”等等,使参谋 部感到厌烦,便任命他做军事法庭的独任推事,把这 个牢骚筒子打发 走了。这一来,他就要住到格雷弗广场市政厅那里去 。他在这幢政府 大厦里无法安置一个姘妇。路易丝·布安马上就不声 不响无所谓地消 失了,这在当时是常事。上尉得以有暇去思念索菲· 特雷布谢了。她 “很有分寸”、“怀着一种羞涩的感情”给他回信, 这和上尉那“令人 捧腹的饶舌和好开玩笑的口气”有所不同。不过也有 可能,正是这种 分寸在吸引着他。不管怎样,他提出要娶她。 她在世上是茕茕一身,年龄比他大17个月。她需 要有个依靠; 然而她并不显得怎么动心。经过南特的一班朋友再三 相劝,她才作 出了决定。她由弟弟陪着来到巴黎。雨果的“激情使 她不知所措”。 1797年11月15日,他们在称作忠诚区的第九区区政府 登记结婚,没 有宗教仪式。婚约上表明,上尉除了自己的薪俸以外 ,还有一些财产 和收入:而未婚妻却是空手而来,因为拉勒诺迪耶不 属她本人所有。 不过这个当兵的很慷慨,同意婚后财产共同所有。虽 然当时在督政府 治下的生活非常昂贵,但他从来没有口吐怨言。“钱 嘛,”他说,“只 会令人反目,仅此而已。只要我的钱够用,能够太太 平平过日子,我 没有债务,就优哉游哉了。” 夫妇俩在巴黎住了两年。他对他可爱的布列塔尼 姑娘迷恋很深。 她呢,对丈夫那些喋喋不休的废话和热衷于开粗俗下 流的玩笑有点厌 烦,而这个长着牛脖子似的男人强烈的爱情又使她精 疲力竭,但她一 声不响,很执拗,一切她说了算。她对“在古老的市 政厅里所度过的 那些毫无生气的日子”印象极坏,“由于大革命,里 面的绘画给扯得 七零八碎,墙壁脏得一塌糊涂”。新婚夫妇既无零星 衣着,又无餐具。 索菲留恋拉勒诺迪耶,留恋她的花园,留恋她那布列 塔尼的海边空 气。他们最好的朋友是法院的书记官比埃尔·富谢。 这是南特一个鞋 匠的儿子,是特雷布谢家的朋友。他和营长助理年龄 相同,但气质却 大不一样:为人谨慎、品性端方、深居简出。富谢从 一个当议事司铎 的叔父那儿所受到的教育,较之当兵更适于做一个奥 拉托利会的修 士。“唯一使两位朋友有所隔阂的,是政治。独任推 事是共和派,而 书记官是保王党……”但两个人都很心平气和。当书 记官在自己朋 友婚后几个星期,娶安娜一维克图瓦·阿塞林为妻时 ,他要营长助理 做自己的证婚人。在婚礼的晚宴上,雨果斟满酒杯说 道:“您养个女 儿吧!我生个儿子,以后我们把他们配成一对。我为 这对夫妻的健康 干杯。” 在督政府时期的这个巴黎,服饰富于肉感,言谈 大胆放肆。年轻 的雨果夫妇常去游逛娱乐场所。索菲穿着这种轻飘飘 的衣服,她丈夫 用当时抽象的放荡话说,这些衣服“给好奇的眼睛献 上了最秘密的迷 人所在”。在夏约街和爱丽舍田园大街拐角处的伊达 利公园,人们 可以见到一些大胆放肆的真人表演的图景,如“战神 与爱神在薄云掩 映下结合”。他们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当将军助理的拉 奥里上校,他曾 经是索菲·特雷布谢童年时的朋友。维克多·法诺· 拉奥里是马耶讷 省人。他在归顺革命后,还保留着在当时是耶稣会学 校的路易大帝公 学里学来的贵族派头。他身穿一件裁剪得体的蓝色礼 服和一条没有饰 绦的裤子,头戴“一顶有细小饰结的黑色两角帽”, 手上是一副白手 套。总之,朴素、大方,却有风度。索菲·雨果和他 重逢时表现出明 显的喜悦。无疑,和营长副宫那种奔放的感情相比, 她更欣赏他那气 度不凡的持重。在一个世风日衰的时代,这位目光炯 炯的上校却过着 没有妻室的生活。他爱读拉丁和法国诗歌,是一个禁 欲主义者和幻想 家。“他有思想,而且是最美好的思想,他知道利用 自己的思想。”这 个人要求严格,自负,也值得人敬重。上校喜欢雨果 夫妇,而雨果夫 妇也着意发展和他的友谊:丈夫是高兴找到了一个靠 山,这人既是莫 罗将军的朋友,又被督政府在意大利军团中委以重任 :妻子呢,是高 兴有了一个知己,这人也像她一样谨慎,不露声色。 1798年,雨果夫妇有了一个儿子:阿贝尔。翌年 ,营长助理返 回部队。由于他所属的第二十联队被指定加入莱茵军 团(那时名气很 响,称作多瑙河军团),他便把妻子安置在南锡,地 址是:“南锡旧 城.元帅街母宅,青年女公民雨果”。街道冷落,房 子破旧。灰黄的 屋子正面死气沉沉,里面的院子也很阴暗。习惯呼吸 新鲜空气的布列 塔尼姑娘在那里感到压抑。她不喜欢婆婆,特别不喜 欢人称戈东的小 姑玛格丽特,即马丁·肖皮纳夫人。小姑声称要她怎 样就得怎样。索 菲想给婴儿喂奶、洗澡、散步,婆婆家里就主张用奶 瓶来喂,拿一角 毛巾揩拭揩拭算了。莱奥波德·雨果像许许多多处于 母亲和妻子夹击 之中左右为难的人一样,觉得个个都有理。 在伊达利公园遇到的那位英俊上校拉奥里,来到 了南锡。他没有 忘却严肃的索菲,这是他心目中的女人。他来和她聊 天成了一种习 惯,他们有的是共同的话题:对恐怖时期的严厉评论 ,对真正的和平 与自由的憧憬,对拉奥里所敬爱的莫罗将军的赞扬, 对诺曼底和布列 塔尼童年时代的怀旧,等等。这些会面促发了一场秘 密的爱情,开始 时是无意识的、无辜的。1799年12月,莫罗被任命为 莱茵军团的总 司令,拉奥里当了他的参谋长。按照军队自古以来的 传统,营长副官 雨果由于妻子在年轻的将军跟前很讨喜欢,得到了他 所希望的一切, 并日本人也调到了莫罗身边。 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