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朝清供(精)/汪曾祺精选集

岁朝清供(精)/汪曾祺精选集
作者: 汪曾祺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90
折扣购买: 岁朝清供(精)/汪曾祺精选集
ISBN: 978755942001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鱼羊为鲜”。有一位老同志是获鹿县人,是回 民,他倒是吃羊肉的,但是一生不解何所谓鲜。他的 爱人是南京人,动辄说“这个菜很鲜”,他说:“什 么叫‘鲜’?我只知道什么东西吃着‘香’。”要解 释什么是“鲜”,是困难的。我的家乡以为*能代表 鲜味的是虾子。虾子冬笋、虾子豆*羹,都很鲜。虾 子放得太多,就会“鲜得连眉毛都掉了”的。我有个 小孙女,很爱吃我配料煮的龙须挂面。有一次我放了 虾子,她尝了一口,说“有股什么味!”,不吃。 中国不少省份的人都爱吃辣椒。云、贵、川、黔 、湘、赣。延边朝鲜族也极能吃辣。人说吃辣椒爱上 火。井冈山人说:“辣子有补(没有营养),两头* 苦。”我认识一个演员,他**不吃辣椒,就会便秘 !我认识一个干部,他每天在机关吃午饭,什么菜也 不吃,只带了一小饭盒油炸辣椒来,吃辣椒下饭。顿 顿如此。此人真是个吃辣椒专家,全国各地的辣椒, 都设法弄了来吃。据他的品评,认为土家族的*好。 有一次他带了一饭盒来,让我尝尝,真是又辣又香。 然而有人是不吃辣的。我曾随剧团到重庆体验生活。 四川无菜不辣,有人实在*不了。有一个演员带了几 个年轻的女演员去吃汤圆,一个唱老旦的演员进门就 嚷嚷:“不要辣椒!”卖汤圆的白了她一眼:“汤圆 没有放辣椒的!” 北方人爱吃生葱生蒜。山东人特爱吃葱,吃煎饼 、锅盔,没有葱是不行的。有一个笑话:婆媳吵嘴, 儿媳妇跳了井。儿子回来,婆婆说:“可了不得啦, 你媳妇跳井啦!”儿子说:“不咋!”拿了一根葱在 井口逛了一下,媳妇就上来了。山东大葱的确很好吃 ,葱白长至半尺,是甜的。江浙人不吃生葱蒜,做鱼 肉时放葱,谓之“香葱”,实即北方的小葱,几根小 葱,挽成一个疙瘩,叫做“葱结”。他们把大葱叫做 “胡葱”,即便做菜时也不大用。有一个**女演员 ,不吃葱,她和大家一同去体验生活,菜都得给她单 做。“文化大革命”斗她的时候,这成了一条罪状。 北方人吃炸酱面,必须有几瓣蒜。在长影拍片时,有 **我起晚了,早饭已经开过,我到厨房里和几位炊 事员一块吃。那天吃的是炸油饼,他们吃油饼就蒜。 我说,“吃油饼哪有就蒜的!”一个河南籍的炊事员 说:“嘿!你试试!”果然,“另一个味儿”。我前 几年回家乡,接连吃了几天*鸭鱼虾,吃腻了,我跟 家里人说:“给我下一碗阳春面,弄一碟葱,两头蒜 来。”家里人看我生吃葱蒜,大为惊骇。 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我曾经 夸口,说我什么都吃,为此挨了两次捉弄。一次在家 乡。我原来不吃芫荽(香菜),以为有臭虫味。一次 ,我家所开的**铺请我去吃面——那天是药王生* ,铺中管事弄了一大碗凉拌芫荽,说:“你不是什么 都吃吗?”我一咬牙吃了。从此,我就吃芫荽了。后 来北地,每吃涮羊肉,调料里总要撒上大量芫荽。一 次在昆明。苦瓜,我原来也是不吃的——没有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