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健康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篇 智慧健康总论
第一节 智能社会扑面而来
一、智能化转型正加速而来
回望人类社会的漫漫历史长河,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化社会,未来无疑将朝着智能社会的方向发展。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正如狄更斯所描写的那样,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巨变和技术颠覆的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落地并崛起,数字化转型风暴已经在整个旧时代产业中掀起了滔天巨浪。毫无疑问,在可预见的不久的将来,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会席卷全球,伴随着旧技术快速的衰退凋亡,创新带来的风险与机遇如影相随,技术潮头竞技的企业必定会面临来自产品、服务及市场定位等方面的彻底颠覆。而在这个信息技术竞技的舞台上,智能化转型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因素。
二、大数据与云计算
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定义,大数据是一种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其具有数据规模海量、数据流转快速、数据类型多样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而在维克托 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 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不是一种用随机分析法进行推测处理的技术,而是采用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处理的技术。IBM提出大数据的“5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国内研究指出大数据的本质是利用集群计算机同时处理海量数据,其技术关键在于如何高效地将数据分发给独立计算机进行稳定的存储和计算。
云计算具体是指什么呢?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从而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而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云计算具有经济性、快捷性及良好的弹性,可以通过API(应用程序接口)自动创建云主机等服务,不需要通过人力完成资源的分配和部署,极大地缓解了资源的损耗。但值得注意的是,云计算所需的大数据并不是存放于某个确定的物理节点,而是分散存放在由云网络中的服务商动态提供的存储空间中,这些空间有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虚拟的,还可能分布在全球不同的国家与地区。
大数据的处理无法用单台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进行海量数据的挖掘,因此依托于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或)虚拟化技术,可以较好地满足大数据对可靠性、虚拟性、低成本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等特性的需求。两种技术都注重对资源的分配调用,云计算可以作为大数据处理的良好平台,而大数据处理可以作为云计算一项十分重要的数据服务,如我国著名的阿里云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pen data processing service,ODPS)。
三、物联网
1999年,物联网概念由MIT Auto-ID中心的Ashton教授研究射频识别(RFID)时首次提出。其功能实现主要是借助红外感应、RFID、全球定位、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技术,在预先规定的协议之下,所有物品将与互联网连接,完成信息交换和即时通信,并最终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美国《技术评论》于 2003年向世界宣布、传感网络技术将会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写入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美国等国和组织,物联网在中国受到更多的关注。它的覆盖范围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早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所指的范围,物联网的概念虽诞生于国外,却孕育成长在中国的土地上,早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贴上“中国式”的标签。
得益于我国在物联网方面的较早布局,物联网在中国迅速崛起。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传感领域,我国是标准主导国之一,不仅专利拥有量很高,而且已经成为仅有的几个能够实现物联网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之一。我国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物联网的发展,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信息服务的互联与共享。随着我国物品识别和服务功能发生质的飞跃,这些新的功能将进一步给使用者们带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由此形成基于这些功能的新兴产业。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固话宽带的普及是物联网海量信息传输交互的基础。依靠网络技术,物联网将对生产要素和供应链进行深度重组,成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实载体。也有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的发展是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和泛在网络发展的结果,其带动的不仅仅是技术进步,还可通过应用创新进一步带动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塑造知识社会的流体特性,推动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 2.0)形态的形成。
物联网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移动及无线技术、物联网的发展使得创新更加关注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成为下一代创新的核心。开放创新、共同创新、大众创新、用户创新成为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新特征,技术更加展现其以人为本的一面,以人为本的创新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成为现实。
四、未来人工智能社会畅想
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类的双手,智能(信息)革命将解放人类的大脑。
当智能化的大潮席卷世界,各个领域、行业、部门的有识之士都已经感到智能化来势汹涌,预见到智能化将要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技术核心,同时会带来大量的发展机遇和潜在商机,他们争先恐后地探索智能创新发展背后的思维逻辑,为智能时代的到来积极抢滩占地。
人工智能主要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智能算法四个主要分支,主要涉及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专家系统四大领域。其形态又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三大智能形态,尽管目前人工智能在推理、认知等技术发展方面仍十分欠缺,离人类设想的最终目标也还有较大距离,但这一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即时翻译等领域已经基本具备人的识别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越了人类,基于这些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很多场景,如医疗、教育、社会管理、公共安全等。而它的发展趋势将会逐步走向融合,即形成“传统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知识推理 +智能决策”的模式。
人工智能的软件技术平台就是“下一个操作系统”,技术平台将是世界大玩家间的相互竞争,垂直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或服务可能都基于几大平台的云服务提供。芯片架构的改变,进而引起产业格局的改变,旧的产业格局将会被彻底颠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的云服务将成为争夺“未来世界的数字大脑”并最终成为如英伟达、Google、Intel各大信息通信公司争夺的战略发展高地。
未来人工智能社会中,人人都将拥有智能私人助理,对咖啡机说一句“我想喝杯咖啡”,片刻后,根据你的个人饮食偏好及智能健康饮食搭配好的一杯不加糖、加脱脂奶的热腾腾咖啡就会呈现在眼前。届时,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将会把司机从驾驶中解放出来,出门“带脸就行”,无论是虹膜识别还是指纹确认,智能的“刷脸”时代将会轻松地助你实现所有需求。不仅仅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带来大量的机会,各种创新发展的机会和动力也必将带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和进步。研究预测表明,人工智能的产业市场总值将达到近两万亿美元。
诚然,智能技术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必将面临无数的挑战,在创造新市场和重新规划分配价值的同时,从“高效率”到“智慧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怎样负责?隐私怎样保护?算法默认是否公平?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受版权相关法律保护?谁来赋权于机器人?赋予机器人哪些权利?可以想见,将有无数人类社会从未面临过的发展困境,法律规范和人伦道德都可能随之改变和动摇。相比于技术的突破,在这些方面或许有着更加艰难和漫长的道路等待人类摸索和探寻。
当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使信息成本趋近于零时,大数据、云计算、无人驾驶、3D打印、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健康等诸多领域的智能化技术也将趋于成熟,智能社会的轮廓将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每个人面前。智能社会绝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单方面创新,它更是一种群体开放式的思维创新——未来在真正的智能社会中,每个人将可以通过更少的时间实现经济自由,实现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不劳而获”,其结果必将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健康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化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智慧健康生活提供了技术基础,但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智慧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健康服务水平,仍存在诸多困难,需从国家顶层设计、技术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性等多层次、多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人类追求健康永不过时,智慧健康的需求将大力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和原有技术的细分与升级,这将造就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智慧健康需求将在以下几个行业最先得到响应。
(1)家用健康检测、治疗智慧终端暴发式增长。大家熟知的血糖检测仪因解决了刀片和试纸瓶颈后,迅速成为糖尿病患者必备的家用检测仪。技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