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母亲叫中国: 中高年级
作者简介
苏叔阳,1938年生于河北保定,当代 作家、文学家,长期从事文化及历史研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常务董事,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顾问(原副 ),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故土》,中短篇小说集四部,话剧《丹心谱》《左邻右舍》《家庭大事》《飞蛾》等八部,电影《夕照街》《春雨潇潇》等十五部,另有诗集四部。多次获华表奖、鲁迅文学奖、金鸡奖(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乌金奖等;获“儿童文学金作家”“中国电影百年 电影艺术家”“中国话剧百年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 近作《中国读本》为读本体文学样式的创立做出开拓性贡献,在世界范围以十五种语言发行一千四百多万册,成为中国图书“走出去”的范例,并获联合国艺术贡献特别奖及世界知识产权联盟颁发的中国图书类 金奖。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我们的祖国叫 中国 700多年前,一个威尼 斯商人来到中国。他惊奇 地发现,这是一个政治制 度完备、强大富饶的国家 。于是,他的那本洋溢着 钦羡之情、不无夸张的《 马可·波罗游记》,激荡 起整个欧洲的心。 马可·波罗发现的中国 ,是中华文化已经呈现某 些衰微,正在内部孕育着 一次新的融合、突破、发 展的中国。在此之前,中 华文化已经走过数千年漫 长的道路,经历过一次次 融合、动荡、繁盛和发展 。当“中国”这个名字被世 人所知的时候,她已经存 在了很久很久。 除了“中国”这个名字 ,我们还曾经自称“华夏” 。中华民族的各族兄弟, 则自称“炎黄子孙”。这是 我们民族历史演化的结果 。 据说,在远古时期, 中原地区生活着许多原始 部落的族群。其中最大的 部族是黄帝族、炎帝族和 九黎族。所谓黄、炎二“ 帝”之“帝”并不是“皇帝”的 意思,而只是尊称,把它 视作人名也未为不可。黄 帝和炎帝是两个部族的首 领,是族群公推的领袖, 在传说中,他们都是了不 起的人物。 黄帝据说姓公孙,也 有人说他姓姬,名轩辕。 传说他教人修屋造房、驯 养家畜、种植五谷;又创 造了船、车;命仓颉造字 ;令大挠创作甲子,计数 历年;又命令伶伦创制律 吕,用来校正各种乐器的 声音。这种律吕长三寸九 分,可以发出十二个音, 这可以说是世界上人类最 早发现和掌握的十二音律 。据说黄帝的妻子叫嫘祖 ,发明了养蚕缫丝、织染 成绸,做成衣服。假如这 一切都是真实的,那么, 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还茹 毛饮血,用树叶兽皮做衣 服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已 经穿起了丝绸。 这样一位大仁大智的 黄帝,理所当然地被视作 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我 们中国人共同的祖先。 黄帝族和炎帝族,最 早都住在如今陕西一带。 黄帝族最后定居在今河北 涿鹿附近;炎帝族则到达 今天的山东地区;在山东 、河南、安徽一带,当时 还有九黎族繁衍生息。九 黎族的首领是蚩尤,传说 中把他描写成会呼风唤雨 、吞石吃沙的人物。 炎帝据说姓姜,他看 中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于 是率部向东南迁徙,和已 经在那里的九黎族发生了 战争。两个部族经历了残 酷的征战,炎帝族战败。 炎帝率领部族撤退,逃到 黄帝部族的地域,又和黄 帝部族在阪泉打了一仗。 阪泉在今天河北涿鹿 的东南,地势险要。黄、 炎二族争战的结果,失败 的又是炎帝部族。于是, 黄、炎二族合为一个黄炎 部族,黄帝担任首领,炎 帝担任副首领。这个联合 起来的黄炎部族就是中华 民族最早的雏形,我们自 称“炎黄子孙”或“炎黄裔 胄”,就是说自己是中华 民族的后裔,黄、炎部族 的传人。 黄炎部族联合征伐九 黎族,战败了蚩尤。九黎 族一部分留在黄河流域, 与黄炎部族融合为一;另 一部分则南下荆楚(湖北 、湖南一带)和三苗族合 在一起,成为今天的苗族 ;还有的迁徙到海滨、海 岛,成为今天的黎族,这 些部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 部分。 更有人类学家、史学 家推断:九黎族的一部分 渡海而去,到达今天的日 本、澳大利亚甚至新西兰 ,成为当地的土著人;另 一部分则经阿拉斯加远涉 美洲,成为印第安人的先 民。不过,这只是一种假 说,还没有成为确凿的定 论。 中华民族古时又称华 夏,中原(黄河中下游一 带)诸国自称“诸华”“诸 夏”(“华”与“夏”都是美好 、强盛的意思),合称为 “华夏”。因此,历史上又 常常以“华夏”来称呼我们 的祖国母亲,而用“中华 民族”称谓我们各个兄弟 民族。如今,“中华”“中 国”的称谓替代了“华夏” ,成为响遍全世界的名字 。 “中国”的名字,可以 上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商 朝(约公元前1600年至 公元前1046年)。那时 中原各地,诸国如林。巴 掌大的一块地方,也立国 称君。对统领中央政权的 商王,随心所欲,或叛或 服;彼此间也或战或和。 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不 过是王都周围的一块小地 方。但因为是中央政权, 又是文化、政治中心,兼 处地区之中,所以这块地 方被称为“中国”,以与各 诸侯国区别。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