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访学笔记(上中下)
作者简介
姚亚平,江西南昌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学士、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曾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澳大利亚新西兰政府学院等进修培训。几十年来,从高校到机关、到基层、再到机关,长期从事教育、文化、思想、宣传和行政实践工作。 著有论文百余篇、论著八九部,主要有:《文化的撞击--语言交往》(1990)、《当代中国修辞学》(1996)、《当代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2002)、《中国语言规划研究》(2006)。
内容简介
中国官员为何去哈佛 ? 2010年4月19日举行开 班仪式,简短、庄重,中 组部干教局局长主持。首 先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张玉台和清华大学党 委书记胡和平分别从各自 单位的角度介绍了这次办 班的情况,最后是中组部 副部长王尔乘讲话。 1.背景与过程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 习型干部队伍明确提出了 四个要求:科学理论武装 、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 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 各级领导干部要广泛学习 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 、政治、文化、科技、社 会、国际等各方面知识, 加深理论素养,提高学习 能力。要落实这些任务, 就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 作。 中国的发展,必须置 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来 思考、谋划,掌握世界大 势,把准时代脉搏,抓住 用好机遇,规避各种风险 ,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 要破解这些难题,学习是 唯一的途径。只有把学习 放到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 置,把全党的学习提高到 一个新的水平,才能确保 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学习要与研究解决实 际问题结合起来。现在领 导干部面对的问题与以前 有很大不同。随着经济全 球化趋势的加快,我国与 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 ,世情、国情在深刻变化 ,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矛 盾多样,利益多元,人们 遭遇的陌生领域一天比一 天多,越来越会感到本领 恐慌。这种本领恐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