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2.60
折扣购买: 程颢程颐/大家精要
ISBN: 9787561388310
潘富恩,1933年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著作有《中国哲学论稿》《潘富恩自选集》《吕祖谦思想初探》《吕祖谦评传》《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程颢程颐评传》《范缜评传》等。
按照宋时惯例,暑伏期间皇帝暂时罢读。这主要 是为皇上的健康着想。但对此,程颐颇不以为然。他 认为,皇帝的健康是应加以注意,然而却不必罢读, 讲书断不得,而应“移就一宽凉处”进行。这件事又 弄得他和皇上双方不快——宫里没有人听他的,他感 到不快;皇上知道大热的天先生还让他读书,也感到 不满。 在此期间,程颐参与了修改太学章程的任务。程 颐企图用新儒学即理学思想全面改造太学。这样,他 提出的修改意见便有全盘否定原章程之嫌,这使原来 主持太学的官员感到十分难堪。时为礼部尚书的胡宗 愈不但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坚持一切照旧,而且 有意将程颐驱逐出朝廷。 事情发展到宋哲宗疮疹事件时,已经变得无可挽 回。有一次,轮到程颐为哲宗讲书,他得知哲宗患疮 疹,已有好几天没有上朝问政。这时,程颐的牛脾气 来了,他首先问责于宰臣:上不御殿,知否?日:不 知。程颐接着发挥:二圣临朝.上不御殿,太皇太后 不当独坐。且人主有疾,而大臣不知,可乎?次日, 宰臣以程颐之言奏请问疾,这无异于火上浇油。程颐 的话不但太皇太后知道了,而且群臣也知道了,这首 先引发众怒。谏议大夫孔文仲第一个发难,对程颐提 出弹劾。 这时,程颐平常的一些言论和观点也被翻腾了出 来。程颐平生不喜文学之士,认为诗词写得再多、再 好,也无益于治邦安国,而那些所谓的妙词佳句,是 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闲言语”。他曾说:“某素不 作诗,亦非是禁止不作,但不欲为此闲言语,且如今 言能诗无如杜甫,如云‘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 款款飞’,如此闲言语,道出做甚?某所以不常作诗 。” 程颐对文学和文学之士的这种态度,曾引起某些 文人的不快,这其中就有蜀党领袖苏轼。苏轼一向恃 才傲物,即使像王安石这样的文学大家,他也不放在 眼里,时有讥评之语。而对于程颐这样言必称孔孟, 文章欠文采,行为又迂腐的道学家,哪能瞧得起?新 党执政期间,双方都反对新党,彼此的分歧被掩盖。 新党失势,原先的对手已不复存在,彼此便对立加剧 。 元祜元年(1086),苏轼上疏参与弹劾程颐,在奏 状中公然说:“臣奏疾程颐之奸,未尝假以辞色。” 其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太皇太后对程颐已经大为不快 ,加上大臣纷纷上疏,要求将程颐逐出朝廷,程颐的 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次年八月,程颐被赶出京师,命 回洛阳为勾西京国子监,这相当于太学分校的管理官 员。这次被贬,出乎程颐的意料。他不想赴西京国子 监就职,曾几次上疏,要求还归田里,但他的请求最 终都未获准,他只好勉强赴洛阳就职。 元祜五年五月,程颐的父亲程王向去世。程颐以 父忧去官。元祜七年,程颐服丧期满,朝廷中曾打算 让程颐回京。这时,又是苏轼出面上奏,说程颐进京 ,“恐不肯靖”。结果,授程颐判西京国子监。四月 ,程颐接到官诰,遂寄放河南府,上疏辞职,但未获 准许,只好勉强就职。 元祜八年,太皇太后去世,旧派失去了政治靠山 。新党对宋哲宗施加影响,以至于宋哲宗亲政后,表 示要继承宋神宗的事业,改元绍圣。新党重新上台。 新党援引旧党之例,把旧党纷纷赶下台,并且也不准 他们的子弟入仕。有人弹劾程颐是司马光等人推荐得 名,应列为奸党。 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