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旅行(采风篇珍藏版)(精)

伟大的旅行(采风篇珍藏版)(精)
作者: (日)关野吉晴|译者:侯蔚霞//张哲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76.90
折扣价: 42.30
折扣购买: 伟大的旅行(采风篇珍藏版)(精)
ISBN: 9787213076299

作者简介

关野吉晴,日本著名探险家、人类学家、外科医生,重走“伟大的旅行(探寻人类的起源)”和“新伟大的旅行(探寻日本人的来源)”的第一人。1949年出生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现任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文化人类学教授。从1971年开始,关野吉晴与他人共同发起成立了“一桥大学亚马孙流域探险队”,并多次出任探险队队长。在之后的20年间,曾先后31次深入亚马孙丛林或安第斯山脉,还在巴塔哥尼亚高原、圭亚那盆地和奥里诺科平原留下了足迹。从1993年起,他用10年时间,凭自己的脚力走完了全程5.3万公里的“伟大的旅行”;在2007—2011年间,又率领团队借助亲手打造的无动力帆船完成了从印度尼西亚到日本石垣岛的“新伟大的旅行”——从海上探索日本人的由来。2013年,他在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举办了主题为“伟大的旅行·人类的旅程”特别展览。

内容简介

在开始“伟大的旅行”之前,我已经在南美大地 上进行过多次长途旅行。二十几岁的时候,即便在深 山老林里行走数月,也从没冒出过想吃日本料理的念 头。那时,反倒是对那些离不开日本菜的人有些嗤之 以鼻:“好不容易跑这么远到南美来,怎么还离不开 日本菜呢!”但到30岁以后,如果还是长时间待在山 里,而且一直与当地的饭菜为伍,我就会思念日本菜 了。如今,跨过40岁门坎儿的我,已经彻底变成了一 个只要到了大城市就一头扎进日本餐馆的人了。 在南美,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其首都必有日本人 经营的日式餐厅。在这些餐厅里,可以吃到寿司、生 鱼片、天妇罗以及日式火锅等所有的日本特色菜。然 而很奇怪的是,在首都之外的地方城市就难觅日式餐 厅的踪影了。即使有日本人经营的饭馆,也是靠本地 口味而立足,因为地方城市并没有对日本料理的需求 。 如果我身在一个没有日式餐厅的地方城市,而又 特别想吃日餐时,就会选择去吃中餐。即便是在地方 城市,也随处可以找到中餐厅。人口数量达到10万以 上的蓬塔阿雷纳斯市位于地球最南端,这里也有一家 中餐厅,叫作“金龙菜馆”。1994年8月中旬,旅途 中的我和卡韦斯卡尔族少女玛丽亚·路易莎在这家餐 馆吃了一顿饭。这也是玛丽亚生平第一次吃中餐。 金龙菜馆室内布置以金色和红色为主基调,配以 黑色装饰,挂了不少坠着红流苏的灯笼,充满了中国 气氛。里面摆了一些圆桌,但是从来没见过所有桌子 都坐满客人的场景,总是空空荡荡的。我们找了一张 小桌子坐下,耳畔响起了邓丽君的歌。可能是看到有 日本人进了餐厅,店主特意播放的。不过,在这样浓 厚的东方氛围中,走过来一个金发碧眼的女招待,还 是让人感觉有些异样。她笑着用西班牙语问我们:“ 馄饨汤?”倒也不是这家的馄饨汤有多好吃,只不过 我每次来这里不是点馄饨汤就是点烧卖,成了“老几 样儿”了。 玛丽亚很安静。没有主动跟我谈什么,只是一直 盯着墙上挂着的诗句,然后,目不转睛地问我:“那 上面写的是什么?” 卷轴上写的是一个巨大的“忍”字,下面还有两 句话:“知足常乐,能忍自安。”是否应该马上把意 思翻译给她听,我还是犹豫了一下。因为我觉得她可 能会想,这样的话语不该说给我们这些本已谨小慎微 地生活的人听。于是我加进了一些自己的注释。 “面对欲望时,如果我们总能想‘这样就足够了 ’,就能一直保持快乐。而且,容忍能让我们获得心 灵的安详。” 其实,卡韦斯卡尔族人一直过着知足、容忍的日 子。这句话对于对欲望永无止境、贪图享受以及拜金 主义的人而言,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 1989年,我与玛丽亚相识。那一年的3月和10月 ,我曾在伊登港短暂停留过两次。生活在巴塔哥尼亚 海峡的卡韦斯卡尔族人也和其他土著民族一样,人口 在急剧地减少。据说在19世纪后半叶这里还有4000人 左右,后来白人来到这里。经历了虐杀和传染病后, 很多人死掉了。到1972年,这个民族只剩下47人。 1989年,在我初次访问当地的时候,这个民族只有16 个人了。 当时,卡韦斯卡尔族人以捕鱼为生。不过,他们 买不起白人们使用的那种配备了潜水用具的高级捕鱼 船。从动力上根本就无法与人家一决雌雄。工作上只 要稍不注意就会被炒鱿鱼,只能靠不时地打一些零碎 散工来维持生计。在没有工作可做的时候,他们还会 靠喝廉价的酒打发时光。长期以来造成了营养不良, 身体也因此变得容易患病。 我在伊登港待了一个星期,有幸借住在卡韦斯卡 尔族人首领的家里,结识了他们家的独生女玛丽亚。 在我离开伊登港之前的一天,我问玛丽亚:“你将来 想做什么工作?”原本我以为她会回答“教师”或者 “护士”。然而,当时正在擦着刚刚洗好的碗碟的玛 丽亚在听到这个问题后,稍稍停下手里的活儿,歪着 脑袋开始思考。过了半晌,她看着我,然后笑眯眯地 说:“我想做考古学家。” 这是一个让我无论如何都预想不到的答案,却轻 轻地从她口中说出来了。(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