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师大出版社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培养儿童自控力(让孩子管好自己)
ISBN: 9787303183012
付小平 复旦大学博士,知名亲子教育专家,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新浪育儿名博主,搜狐亲子名博主,**报刊专栏作家,多家育儿网站和杂志特聘专家,“男孩部落”微信公众平台创始人。 已出版《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把孩子温柔地推开》、《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等畅销精品,销量达数十万册。 认为养育孩子是父母终身的事业,相信孩子成长*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心灵陪伴。以专家的角度,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天下父母分享自己养育孩子的理念和做法,深*年轻父母的推崇。 多年来致力于儿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研究、咨询和培训工作,为全国多所知名幼儿园、小学的家长和老师做过相关培训,曾接*湖南卫视、云南卫视、江苏电视台、上 海人民广播电台、沪江网、父母堂、《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解放*报》、《文汇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新闻晨 报》等多家大型媒体采访。 近年来,作者在《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河南青年报》《婚姻与家庭》《父母世界Parents》《时尚育儿》《孩子》《亲子》《中华家教》《家教》《健康准妈妈》《魅力家长》《幼儿教育》等报刊发表数百篇教育类专栏文章。
1.“熊孩子”究竟“熊”在哪儿 在一次面向0到2岁孩子家长的育儿讲座上,我在 讲到如何跟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时,建议父母要 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进行敏感的回应,尽量满足 孩子的一切要求。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强调从1岁 多开始还需要关注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自控力的培养。 过了一段时间,我在自己的读者QQ群里跟群友们 一起讨论如何给孩子定规矩这个话题时,提到从1岁 半到2岁左右开始需要逐步给孩子建立适当的规则。 没想到,一位曾经听过我那场讲座的妈妈立即向我抱 怨:“付老师,您在讲座时不是说过2岁之前要满足 孩子的一切要求吗?这样才有利于安全型依恋关系的 建立。给孩子定规则,很多时候就是在拒*孩子的要 求啊!” 其实,存在类似这样的认识误区的年轻家长可能 还有很多。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缺乏基本 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不太了解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 够,常常对育儿讲座或图书上的内容一知半解。 所谓的“熊孩子”,几乎无处不在 如果我们经常逛超市或商场,经常去饭店用餐, 或者到其他一些公共场所,比如幼儿园和小学,那么 要看到下面这一幕幕场景也不足为奇: (1)一个4岁的小女孩坐在餐桌边,一边是自己 不停地玩着手中的芭比娃娃,一边是大人在**耐心 地给她喂饭。一两个小时下来,孩子根本就没有吃上 几口。要是有人胆敢把她的玩具拿走,说不准她就会 把桌上的餐具一股脑扔在地上。 (2)一个5岁的小男孩正躺在超市的地上大哭大 喊:“我就要奥特曼!我就要!你们赶快去给我买! ”其实,购物车里面早就已经放好了一辆孩子*喜欢 的玩具小汽车。 (3)一名6岁的幼儿园大班孩子,总是动不动就 出手打人。不是故意把别的孩子推倒在地,就是对其 他孩子挥拳相向。家长不得不经常向老师道歉,跟其 他家长赔不是。 (4)一名7岁的小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 一会儿东倒西歪,一会儿交头接耳。老师讲的内容他 没有**掌握,回到家作业不会做。家长已经多次接 到老师的反馈电话和短信。 …… 类似这样的情况,每天都会在不同的地方,尤其 在那些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的孩子身上不停上演。对于 这样的孩子,目前社会上流行一个词来形容——“熊 孩子”。 缺乏自控力,才是“熊孩子”的根源 前面列举的这些“熊孩子”的一言一行,其实就 是他们缺乏自控力的典型表现。再进一步归纳,“熊 孩子”的行为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 动不动就发火;(2)动不动就动手。前者主要是情 绪控制不好的表现,后者主要是行为无法控制的表现 。 我们经常看到的**自我中心、**任性、乱发 脾气、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忍耐和坚持、无法克制冲 动行为等情况,基本上都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所导致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追根溯源,这些行为大都在3 岁之前就已经萌芽。 通俗地讲,自我控制就是个体对自身情绪和行为 的主动掌控。但究竟自我控制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 其实,至今为止,心理学界仍无一个**的自我控制 的定义。不同理论流派的心理学家在各自的研究中, 也经常使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例如冲动控制、顺从 、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抑制性控制等来表达。 P3-5 如何才能让孩子管好自己?这是令很多父母极为烦恼的问题,尤其是遇到一个所谓的“熊孩子”。如今,大多数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智商、情商、习惯、性格等方面的发展,但却很少有人重视孩子自我成长的“秘密武器”——自控力的培养。 孩子管好自己,家长才能省心 孩子管好自己的25个秘密 父母需要做好的10件事=让孩子管好自己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