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民俗/西藏曼陀罗书系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衣 衣,就是指服饰。 由于藏族人民劳动生活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不同,在长期 的历史发展中,随着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随着丝绸锦缎、珍珠宝石等 纺织品和装饰品的引进,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藏族服饰。 西藏藏族的服饰是与高原的气候、地形、物产、历史、文化、宗教以及 人们的审美观念紧密相连的。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男装不论色泽和饰 物都很庄重大方,女装素雅潇洒;藏北牧区,男装大襟长袖,宽松大方,女 装长下摆宽围边,颜色鲜艳;昌都康巴男装雄健豪放,男人乌黑的头发饰以 朱红丝穗,分外注目;林芝贡布服饰别具一格,不论男女皆着黑色氆氇或兽 皮制作的宽肩无袖“古休”袍,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青壮年妇女以 珠宝金玉作为佩饰,形成了藏族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结构样式和艺术特点,充分体现了 藏族人民的民族风格、民族习俗和文化特点。 第一节 藏族服饰的形成 民族是历史的产物,一个民族往往是古代许多部落长期融合而形成的。 藏族是在大约6世纪前后,我国西北和西南各地区一些部族同西藏土著长期 交往、分化、融合而形成的。现在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在藏族形成一个统 一的民族之前就已存在了。 藏装的结构 据安旭先生在《藏族服饰艺术》一书中介绍:藏装的基本 结构是肥腰、长袖、大襟。牧区的皮袍、夹袍,过去官吏、贵族的锦袍,都 具有这种特点;拉萨等地的“对通”(即男短衣)也具有这种特点。至于贡布 地区的“古休”(无袖袍),其基本结构也是和肥腰、大襟的袍式服装一脉相 通的。清人曾作诗赞云:“褚小戒怀大,蒙头曾有讥。愤起突在胸,此中贮 粮餐。腰衫新襞积,蒙头忍朝饥,无冬亦无夏,墙角就日唏。敝予弗改为, 诊诊若赐绯。胡哉非病瘘,载此涧领衣。”这首打油诗,就道出了藏装结构 的基本特征。 藏族服装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穿直筒肥袍行 走是不方便的,腰带就成了服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束袍腰带又是附着饰品 的主要部件,各种精美的“吃穷”(腰刀)及其它饰品都系在腰带上。 藏装的形成 具有如此特征的藏装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据史料记载, 目前我们看到的直接描绘藏族先民羌人服饰的人物形象,有晋宁石寨山战国 至秦汉时期墓葬群出土的青铜器人物图像。石寨山青铜器上有近300个人物 图像,服饰各有不同,其中有一部分辫发者。这种服饰特点是:男女均梳双 辫,男女均穿袍式衣服或毛皮披风,并且袒露一臂或双臂,头部有发饰器物 。辫发是羌人的发型特征。据《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 氐人……其结……及羌杂胡同……皆编(辫)发。”这些图像中的辫发者形象 ,给我们提供了藏装形成的可靠依据。 又据古代史的研究和考古发现证明,历史上甘肃、青海等地羌部族与西 藏土著之间的迁徙和文化交流非常频繁。今天藏族聚居的青海高原,是原始 社会羌人的文化发祥地。当中原进入奴隶社会初期,羌人与中原的氏族交往 更为密切。甲骨文中的“往羌”(与羌人交往)、“来羌”(进贡之羌人),是 最早羌汉交往活动的文献。春秋末有名的羌先祖无弋爰剑的第四代发展为许 多部族,其中唐旄及无弋爰剑孙印氏外迁进入青海西南(今玉树)和藏北羌塘 地区;无弋爰剑另一支后裔“发羌”迁入西藏高原的腹心地区雅隆。羌人从 湟、黄流域带来的中原奴隶社会晚期的先进文化,无疑对西藏先民的衣食住 行都有巨大影响。 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有古干尸出土。据测 定,古干尸距今已有3000年左右的历史。古尸出土时,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 ,辫发特征与文献记载的羌人“被发左衽”(《后汉书·西羌传》)属同一类 型。古尸服饰的基本特征与藏装有十分近似之处。男尸头戴毡帽,穿毛皮或 皮革大衣,长皮裤,长筒皮靴,靴筒外有毛织带裹腿,有的在胸际佩戴着小 铜刀;女尸则身穿毛布长袍,腰间束带,脚穿长筒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 靴上还附有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也很鲜艳,它们大多是以红 、绿、褐、黑等色组成的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从其服饰来看,可 作为藏族服饰形成的重要参考。据此推断,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作为藏 族前身的有关部族的服饰,就已具备了现代藏族服饰的基本特征。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