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华学术(修订本)(艺文志·古典)

探索中华学术(修订本)(艺文志·古典)
作者: 张文江|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0.70
折扣购买: 探索中华学术(修订本)(艺文志·古典)
ISBN: 9787532189915

作者简介

张文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学术源流、古代经典解释。主要著作有《钱锺书传》《管锥编读解》《渔人之路和问津者之路》《古典学术讲要》《〈庄子〉内七篇析义》《探索中华学术》《〈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等;整理《潘雨廷著作集》13册21种,编纂《薛学潜著作集》4卷。

内容简介

《诗经?郑风?风雨》大义 这首诗有三种解说: 一、《毛诗?小序》以政治和文化解说,三家诗无异义。二、朱熹《诗集传》以男女爱情解说,当时称“淫奔”。三、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风雨未必喻乱世,“风雨晦冥,独处无聊,此时最易怀人”。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朱熹和方玉润没有错。然而从整体学术来看,这样说把先秦的文献软化了。这首诗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相关,是有传道性质的政治诗,而不仅仅是卿卿我我的爱情诗。 《小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风雨比喻乱世,君子坚守法度,成为文化的传承人。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在动荡的年代,君子是稳定的因素。夷,心理平衡了,安顿下来。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相思病医好了,缓解了心头的痛。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确确实实看到想见的人,心花开了。 “风雨凄凄”“风雨潇潇”“风雨如晦”,描绘从小雨到中雨到大雨。“风雨凄凄”,风雨开始变大。“风雨潇潇”,更大了。“风雨如晦”,风雨如磐,一片黑暗,正是黎明前的黑暗。 以易象而言,鸡鸣是震象,鸡不停地叫唤,不停地叫唤,一定要叫破黑暗。风雨越来越大,黑暗越来越深,然而鸡鸣象征信心,无论如何不停地叫唤,一直叫到风雨过去,黎明来临。 “鸡鸣喈喈”,风雨刚开始的时候,鸡就有了反应。如果晨起敲钟,早点或晚点,声音没什么不同。鸡有生物的敏感性,风雨两样了,对黎明的感受两样了,鸡的反应也两样了。“鸡鸣胶胶”,风雨和黑暗深了一层,鸡鸣也密集起来,胶胶是声音成片。“鸡鸣不已”,风雨和黑暗到了最深层,鸡鸣也到了最高峰。 “云胡不夷”,夷就是心平。本来忐忑不安,现在石头落了地。“云胡不瘳”,心中一直在想一个人,久等而不来,也不知道会不会来。看到了他就在眼前,相思病就医好了。“云胡不喜”,日思夜想的问题解决了,身心完全振奋,充满力量。 用易象来解,风雨是天地,环境为乱世,鸡鸣知时而报晓。“鸡鸣喈喈”是信心,然而单凭信心不够,还要看到确确实实的人,这就是“既见君子”。鸡不停地鸣叫,一定要叫破黑暗,引入曙光,把晴朗的天召唤出来。鸡鸣是上达之象,从没有希望中找到希望,必须把握到实质性的支持,也就是处于阴阳变化中的君子。阴阳相配,性命相合,精神得以振奋,生理的反应变了。 诗中有两个人,一个未露面的女主角,相对一个刚到的男主角。在屋内的灯光下,看得见,摸得着,心完全安定下来。室外的鸡鸣是呼唤,是前哨;屋内的男女,是面对未来的生力军。确确实实已经到了,彼此就在身边,两个人携手共同应付难关,再大的难关也就不难了。如此阳气显发,才可能度过面临的危机。 本书记录了古典学者张文江先生十余年来对中华学术的探索,呈现了其向核心经典靠拢的努力。 所谓中华学术,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精神命脉,并以此参与世界文明的建设,走通向上之路。探索意味着不确定,本来就没有确定的路可走,只能在探索中渐渐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