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作者简介
谢桂梅,湖南长沙人,儿童文学作家,人民网博客选稿人、娱乐点评人,曾做过报刊记者、图书编辑,已出版《中国记忆·寻根之旅》系列、《图画史记》系列、《图画神话》系列、《图画上下五千年》系列等40多册图画书.曾多次获得中国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各种奖项,图书销量近百万册.
内容简介
万年历正月初一这天,家家户户放鞭(biān)炮,人人脸上喜洋洋.邻居们穿着新添(tiān)的衣裳,见面都互相说“春节好”.爷爷张罗着吉祥一起在窗户上贴福字,在门上贴春联.吉祥手舞足蹈,乐不可支[a,他边忙活[b边感叹:“春节好热闹啊!”“是啊,春节是咱们中华民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意味着新年的开始.人们为了欢度春节,会举行特别多的庆祝活动,像贴春联啊,贴福字啊,迎 财神啊,给亲朋好友拜年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爷爷非常有学问,春联上的毛笔字都是他自己写的.“春节是怎么来的啊?为什么是正月初一呢?古时候的人怎么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啊?”吉祥来了兴趣,连续发问.“嘿嘿,问题挺多啊,给你讲几个故事你就知道啦.“咱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悠(yōu)久历史,也有很多的朝代,其中最早的三个朝代依次是夏、商、周.“商朝有一个皇帝叫祖乙,他是个好皇帝,心中装着百姓,但是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他.商朝所处的这个时期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非常匮(kuì)乏(fá)[a,人 们不知道一年究竟有多少天,也不知道现在处于什么季 节,老百姓们只能依靠长辈们的生活经验来推算今天是 什么日子. “古代中国是个农耕(gēng)国家,大家都靠种田来维持生活.种田需要知道节令[a,要搞清楚什么时 候播种插秧(yāng),什么时候采摘收获,还要知道一 年当中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夏天,什么时候开始进入 冬天,这样才能干好活儿.可是大家对这些都一头雾 水[b,所以人们的生活一塌糊涂. “皇帝很发愁,想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他和大臣们都 不懂历法,不知道怎么推算节气时间.于是皇帝向全天下 的百姓征求计算时间的方法和工具,希望造福于民. “在离京城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叫作定阳山,这 里山清水秀,是个好地方.山下有一个小村庄,村庄里 住着一个叫万年的小伙子.他家里也是种地的,因为节 令很乱,他辛辛苦苦、兢(jīng)兢业业[c地干活,但总 是没什么收获. “他为人积极乐观,慢慢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想 研究太阳月亮的运动规律,从而来推算节令、季节和时 间.但是这个学问太大啦,万年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某天,他上山砍(kǎn)柴,累了坐在树下背靠 着树干睡午觉.等他醒来的时候,看到树干投在地上的 影子变长了,而且还移动了方向.他非常感兴趣,开始 观察影子的变化过程.这一研究就上瘾(yǐn)啦,每天 都抽空来研究影子.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他终于掌 握了影子的变化规律,而且制造出一个叫日晷(guǐ)[a 的仪器. “这个仪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大圆盘,圆 盘上有刻度,不同的刻度上写着不同的时间和季节.大 圆盘中间有一根针,在太阳的照射下,针的影子指向具 体的刻度,这样就可以知道现在是几月几号几点了.清 楚明了,非常好用.但是它有个缺点,如果在阴天或者 下雨天,没有太阳,这时候日晷就不能用啦.万年琢磨 (zuó mo)[b着再制作一个不依靠太阳也能计算时间的工 具.他每天日思夜想,心里总惦(diàn)记着这件事. “有一天他干完活儿口渴了,跑到山下的泉水边去喝水.正在喝的时候,他听到山上的水滴到泉水当中的 声音,滴滴答答非常有节奏.他发现两滴水滴落的时间 基本一样,正好可以用来计时!他高兴极了,回到家中 开始琢磨利用水滴来计时的方法.经过几个月的努力, 他制造了一种叫五层漏(lòu)壶的工具,也很好用,弥 (mí)补了日晷的不足.万年再接再厉[a,又总结出一 种计算节气的历法. “后来万年听说了皇帝正在找计时的工具,于是跑 到京城把日晷、五层漏壶和历法都献给皇上,并且告诉 皇上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正月初一是新年的开始.皇 上非常高兴,随即命令朝臣[b向全国推广万年的计时工 具和历法.皇上还宣布,每年的正月初一定为全国性节 日,他要带着文武百官一起祭(jì)祀(sì)天地,为全 国百姓祈(qí)福,全天下一起庆祝新年. “正月初一正是春季的第一天,于是叫作春节. 万年发明的历法,就叫作万年历.现在咱们还在用万年 历呢. 读懂原汁原味的民间传说 了解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 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 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传统节日,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让当代的孩子在贴近生活的故事中感受节日,了解节日背后的意义,获得生活的仪式感 孩子每读一个传统节日故事,就是一次与历史的相遇,一次想象力的丰富和艺术的熏陶. 在节日氛围中体味浓浓亲情,让温馨记忆温暖孩子的一生,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