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山(上下)/诺贝尔获奖作家经典译丛

魔山(上下)/诺贝尔获奖作家经典译丛
作者: (德)托马斯·曼|译者:李辉//张桂娟
出版社: 中国工人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9.70
折扣购买: 魔山(上下)/诺贝尔获奖作家经典译丛
ISBN: 9787500864639

作者简介

托马斯·曼(Thomas Mann 1875—1955),1875年6月6*生于德国吕贝克,父亲是国会参议员,哥哥亨利希·曼*后也成为一位**作家。托马斯·曼高中毕业后,在当地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当学徒工,同时在慕尼黑大学旁听课程,并在业余时间开始练习写作;1**4年发表**作《**》。 1901年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问世,奠定他在文坛的地位,之后又陆续发表《特里斯坦》(1903)、《托尼奥·克勒格尔》(1903)和《魂断威尼斯》(1912)等。1924年,长篇小说《魔山》的出版*是让他闻名**,以至于让他可以抱怨自己应该凭借《魔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不是《布登勃洛克一家》。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马里奥和魔术师》(1930)、《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1933—1943)、《浮士德博士》(1947)等。1929年,托马斯·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

一个淳朴的年轻人,在盛夏时节离开了自己的故 乡汉堡市,打算去格里森斯州的达沃斯高原进行三周 的访问。 从汉堡市到达沃斯路途遥远,相对于只在那儿待 这么短的时间来说,这路程太远了。途中需穿过好几 个**,翻山越谷,从德国南部的高原直抵康斯坦茨 湖畔,再劈波前行,穿越一直以来都深不可测的沼泽 地。 到此之前倒还一路畅通,接下去可就不顺畅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颇费周折。在瑞士境内的罗尔沙赫 ,转乘火车,但到了阿尔卑斯山中的小车站兰德夸特 ,又得转车。这儿山风寒冷,景色也并非宜人,但你 需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登上一列窄轨火车。当火车虽 小但动力强大的发动机启动后,路途中*动人心魄的 时刻才算真正开始。列车一直沿着陡峭的山路往上爬 ,感觉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兰德夸特车站的位置相对 比较低,现在火车才在荒野的悬崖峭壁中朝着阿尔卑 斯山中驶去。 这个年轻人叫汉斯·卡斯托普,他独自坐在整个 都是灰色调的狭小软席车厢里,身边放着一个鳄鱼皮 包,那是他的舅舅兼养父蒂纳佩尔参议(让我们在此 介绍一下他的大名)送给他的礼物。他还随身带了条 旅行毯,挂在车厢衣钩上的冬大衣在来回晃动着。因 为午后的天气逐渐变冷了,所以窗户是关着的。此刻 这位娇生惯养的小伙子把他那件做工时髦、丝绸衬里 的夏季外套的领子翻了上来。他旁边的座位上,放着 一本名为《远洋汽轮》的杂志,刚踏上旅途时,他还 时不时翻一翻,现在早搁到一边了。火车的发动机轰 隆轰隆地响着,好像在喘着气,烟雾被吹到车厢里, 在杂志的封面上落满了细碎的灰屑。 两天的旅程,就已经把这个年轻人与他过去的世 界隔离开了,也让他远离了曾经的责任、兴趣、挂念 和期待。他毕竟还是太年轻,涉世不深。当他坐在前 往车站的马车上的那一刻,他之前所梦想的一切,在 现在看来都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在他与家乡的原野间 有一个旋绕的空间,那儿蕴藏着我们可以通常认为时 间才能支配的力量。空间每时每刻都和时间一样,在 他内心引起不断的变化,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加剧烈 。同时,空间如同时间,容易造成遗忘。而且当我们 脱离周围环境,返归原始的无拘无束的境界中时,就 会遗忘。确实如此,它可以在一转眼间让一个书呆子 或者无教养之徒变成流浪汉。人说,时间就像一条遗 忘河,即使去了不同的地方换吸了空气,也如同喝了 河里的水,虽然效力缓慢,但发作起来却**迅猛。 年轻的汉斯·卡斯托普现在就有这种体会。起初 他没打算认真地对待这次旅行,也并不想在这事上花 费心思,就想着快去快回。但他又不得不去一趟,然 后回来继续他启程前搁置的生活。就在昨天,他的头 脑里还净是经常想着的事情,*主要有两件事:刚刚 结束的考试,以及要去从事造船、冶炼及机械制造行 业的塔德尔·威尔慕斯公司上班。依照他的性情,对 事情总是没有耐心,所以接下来的三个星期,他一点 都不在意。但是目前的情形却需要他全神贯注,不得 怠慢。 P3-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