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痣

红痣
作者: 烈夫|责编:全秋生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5.40
折扣购买: 红痣
ISBN: 9787503467455

作者简介

烈夫,原名周烈虎,曾用名周烈夫,1958年生,北京朝阳居民,袓籍湖南益阳。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画院研究生毕业,书画家、作家。2014年入北京画院师从王铸九之子王培东先生专攻大写意花鸟,山水、花鸟作品在北京、山西、新疆、黄山多地展出。2018年、2019年、2020年、2022年四次参加广东保利 、香港国丰福德国际拍卖会7幅作品落槌成交。著有长篇小说《风浪》《红痣》、散文集《楼兰吟》《天鹅飞过大地》、电影剧本《红痣》。其中,文学评论《苍穹在上、守望乡愁》、画论《人生学养与画品气格》《中国大写意永远在路上》发表在国家级重点期刊。

内容简介

精彩阅读: 一个男人灵与肉的心路史诗 为周烈夫长篇小说《红痣》序 江小鱼 因为列夫,所以托尔斯泰。 这是男人的一部自我救赎之书,一部自我生长之书。 如此坦率、勇敢,毫不遮蔽自己内心世界全部的真实心理活动,全部的欢欣、痛苦、孤独、荣耀和悲悯,它让我想起卢梭的《忏悔录》。 女性在一个男人心中所具有的所有让人上升的意义,那些普通的女性,成全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男人,也因之如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里所赞美的那“女性之中宛如神性的光芒”。 这部小说的第一句话就给我留下了和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一样刻骨铭心的印象:“那年春天,父亲要带我去乡下。外婆一大早就把我从床上喊醒了,我还没有睁开眼,就听见清真寺穹顶上蒸发出来的羊皮鼓声、唢呐声和穆斯林的祈祷声。” 一切从这个少年的尿床开始,周烈夫——这位在三湘大地和天山以南的旷野、沙漠、河川,以人性的视角关注品味着历史和时代斗转星移的作家,写出了主人公灵与肉交织的心路历程,开启了主人公这么一个纯洁而爽朗的汉子天高地阔的人生。 从他坐在父亲自行车前面的大梁上第一次童年记忆中的远行开始,书中的主人公和作者之间一如贾宝玉与曹雪芹,全世界都只是他的大观园,他的所有悲欢离合都和此时此刻的一个女人以及彼时彼刻的所有女人有关。 这个敏感而多情的男人,从童年时代就饱受爱欲的煎熬,且痛并欢乐地承受着命运之中的那一个又一个女人与他的全部相逢和离别。 那个站在树下把一块糖递给他的像天仙一样光彩夺目的齐菲,自己洗漱后躺下来把他搂进怀里的语文老师张淑玲,卷曲的睫毛就像被朝露打湿且两腿的运动释放出娇娆媚惑力量的文体委员丽莎,宣传队新来的丰姿绰约袅娜柔情之感性少女苗雨欣,约他中学毕业后一起同行的团支部书记高瑛,骨头架子很小而胸脯却勒得扁平但内在蓬勃依然生动的知青文艺范刘雪梅,五朵金花的老大倩茹,师范学校的才女梅子和周焰,身体像水蛇一样扭动着和他疯狂做爱的县委书记女儿红日,清秀圆润的脸上眼睛格外炫目迷人的宣传部干事朱琳,娇柔高挑说话嗲声嗲气还没有脱去童稚气的报社总编女儿邹琼,小腹光洁而绵软的美容小姐,散发蓬勃朝气的北明师傅的女儿,风情万种的身上魔幻般交织着男人疯狂而复杂梦想的播音员玉霁…… 上述这众多的女性有福了,她们依次永恒地活在主人公从童年到中年的生命深处,通过文字的雕刻时光获得了美丽的永生。 主人公感受着这些不同的女人身上散发出来的令人痴迷的馥郁香气,他在不同的岁月里总是根据其中一个美丽的影像去编造一个美丽的幻影,把自己搞得如火如荼、壮怀激烈,她们或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冬妮娅或是《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他仿佛是为了她们才来到这个世界的,这种情感总是跨越时空在心灵深处强力攀升,她们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主人公最初的心旌摇动。 主人公发觉自己什么也没有搞懂就离开了她们,他却时刻准备着“如果有一种灾难和痛苦需要我们当中的一个人去承受,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去承担一切灾难性的后果,包括为她去死。我会莫名其妙地设计出一套套为她去死的方法,把自己的全部生活经验都调动起来,去编织一个为她死去的悲壮故事”。 但主人公本质上最爱的却是生活在别处的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他看的第一部让其独自静悄悄看下去而且不断流泪的书,当他用心去感受时已泪流满面,他用自己的心灵抚摸着安娜的忧伤,他觉得自己深深爱上了她,他对她的看法才是他一生的真正隐私。 主人公总是对美的毁灭产生真正的痛苦,微弱的灯光总是陪伴和映照着他去应对这绵绵无期的困境和追问:“大浪淘沙,淘去的是人性纯真和善美……为什么这么残暴的杀戮要从这样一个美丽的影像开始呢?” 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十三岁那年他挑着一担硕大的簸箕走在大街小巷,世界给了他一种全新的体验,帮他度过了那个人生早到的艰涩时刻,这也是让他在异乎寻常的条件下把困顿坚持下去的理由。他幼小的心灵便意识到:“如果不能从我的生命深处挖取新的力量,我已经被击溃。” 他也毫不留情地审视自己的肉身渴望,狠斗心中“欲”字一闪念:“我为自己的无耻下流而羞愧不已,像我这样一颗肮脏龌龊的灵魂是不配活在这个人世的,在她毫无瑕疵的纯洁善良面前简直就无地自容,我窥探过她的隐私,想象过她的肉体,我为我的堕落而伤透了脑筋,有一段时间我恐怖我的神经会错乱,我会带着我的梦魇离开这个世界。” 主人公坦言“很久以前我就在爱了”,绵长岁月酿成的浓情欲火折磨得他身心憔悴,让他心乱神迷、无所适从,长夜里激越的疯狂被一个个白昼击打得无地自容,他的内心根本就无法面对这个世界,他不知道情感的归宿在哪里?这是他心灵的硬伤和痛楚,他宁愿忍受着流血的创伤,也要到一块希望的梦境里去飞翔。 就这样,他把生命体验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封存在一个真正的隐秘世界里,一切都在默然无语中进行,灵魂出窍后的快感成了他生活至深的重心,以至于连他自己也不禁为之迷惘:“为了爱把自己搞得这么沧桑,是幸福还是悲哀呢?” 尤其是他和第一个暗恋女孩齐菲的关系,他自幼就对齐菲有一种醉魂酥骨的感受。他既向往和齐菲有那种纯洁、亲密无间的天然关系,幻想种种嬉戏撒娇和彼此依恋、关怀的场面,又什么也不敢做,一些想法还让他非常害怕,也因之痛恨自己的怯懦:“我觉得我伤害了她……如果我抚摸或者捏住这根手指呢?” 仿佛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他像疯了一样奔跑在秋天的原野里,大地在摇晃:“无论他的身体多么铅重但他的灵魂已经出窍,他疯狂舔舐她的每一寸雪肤,谛听她的怦怦心跳,感受她血液的奔流,天昏地暗,苍穹电闪雷鸣,一股滚烫浓稠温热的黏液忽然卡住他的喉管,鼻翼紧张地翕张着,喘着粗气,惨然颓坐在一地落英的泥土上,眼看着她的倩影从一道闪电中消失。” 珍贵的情感在面对生活的时候太微不足道了,一个再坚强的人也不可能坚强到不需要情感的抚慰和眷顾,当他听说了那个“红痣”事件,他才明白多年来苦苦暗恋的心上人早已被别人悄悄夺走了,那一天就成为他生命里最黑暗的一天。齐菲胸脯上的那颗红痣总是在他脑海里浮现,他面临着精神崩溃的幻灭感,在那样一个青涩岁月里,这件事像梦魇一样缠绕着他。 相思是一种多么温馨甜蜜的痛苦。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放肆地让心情和欲望放飞,让所爱的人芬芳洁雅、淡泊恬然的影像与自己的灵魂相守、厮磨,却又常常拷问自己,自己的隐私是不是已经陷入灵魂的黑穴而不能自拔。 不断地超越自己,是主人公与生俱来或者说是磨难给予他的生命原动力。他清楚自己的血管里原本就没有流淌着高贵的血,但在面对轻蔑和歧见的时候又绝不会低下头颅,对爱情的精神期望和现实的幻灭造成他心灵的苦难。他时常陷入前所未有的孤寂之中,在灵魂下坠和升腾的相互咬噬中他开始了自己生命的突围,他内心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恐慌已经超越了心理承受极限,他在安抚心灵的创伤之中寻找灵魂的救赎之路,群山的环抱已阻拦不了他冲向外面世界的脚步。他在沉思中找到一片足以让他翱翔的天空,从而真正释放了心中无限的沉郁与忧伤。 主人公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内心深处总是有一个令他神往的地方,他的归巢亦不在此处。经过漫长的等待与煎熬,他终于背叛了出生之所,带着一种原罪走出了困扰着他一生的迷津之地。从主人公这种人生蜕变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在新疆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在边疆农场这样一个独特的群体当中,对命运的不屈服、渴望崇高、青春无悔却又在反思中突围的顽强精神令我们感慨不已:一样的青葱岁月,不一样的风雨人生;一样的边疆农场,不一样的顽强走向。 当我第一次阅读《红痣》时,作为一个电影导演的职业习惯,就让我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部多么适合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的小说,我期盼着可以由自己尽早地把这部男人的心灵史诗,从文字转换成影像,重返我为之迷恋的新疆,和男主人公一同出发,走进书中那些不同岁月的女人内心深处,唤醒她们的全部欢乐、青春和美丽。 是为序。 (江小鱼,著名电影导演、编剧、作家、文化评论家,华人电影文化促进会执行主席,北京鱼乐影业总裁) 当年追过一个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内容已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有一句台词却牢牢记住了:如果你喜欢一个人,请送他去纽约;如果你恨一个人,请送他去纽约。审读长篇小说《红痣》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喜欢一个人,请送他去大西北,因为那里奇伟瑰丽、博大苍凉的大自然风光令人神往;如果你恨一个人,请送他去大西北,因为那里凄风苦雨的磨难与砥砺会让他终生难忘。 《红痣》是作家周烈夫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书写主人公“我”成长路上的坎坷不平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各种趣闻,深度刻画了作家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南国山水九曲十八弯的美丽清秀与大西北一望无垠的粗犷豪放有机组合,少年生活的磨难与砥砺,横跨新闻报道、电视制作、文学创作的追寻与探索,其间凄风苦雨、甜酸苦辣自不必与外人道,但生活由此为他酿成的美酒亦滋润了他那颗七窍玲珑心,使得他在文字的天地里信马由缰,心游万仞,写出独具特色颇有个性的文字,尤其是对女性灵与肉的想象与精到描写,充满了审美情趣、人性光辉,令人浮想翩翩,这种对生活与文字驾驭的高超能力,赋予周烈夫作品的独特记忆。 周烈夫是一位有个性的作家,字里行间,处处有他自己的身影在晃动,他的内心是自由奔放的,也是苍凉悲壮的;他的眼界可以穿越时空、回忆过去、俯瞰未来,也可以扫描红尘人间,畅游人性深处的隐秘世界;他可以书写新疆地域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描摹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男欢女爱。他其实就是一只百灵鸟,在文字的世界里放声歌唱。 全书塑造了丽莎、齐菲、高瑛、红日、刘雪梅、朱琳、邹琼等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不仅写出了主人公在资水河畔度过的少年时光,而且深层次挖掘了主人公远离故乡一路走来、最终冲出大山围困走上自强自立的人生道路背后所经历的种种苦楚与辛酸。读来令人感慨,心旌摇荡。欢迎各界朋友关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