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名家名译全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名人传/名家名译全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作者: (法国)罗曼·罗兰|译者:傅雷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3.00
折扣购买: 名人传/名家名译全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ISBN: 9787545533675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他凭借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获得1913年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后因其“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与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他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把不同时期写就的三部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汇集成一册,题为《英雄传记》,也就是为我们**所称道的世界衔己文学的典范之作《名人传》。

内容简介

他写信给韦格勒时说:“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 。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 话: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 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 怎么说,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在戏院里, 我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的说话。我 听不见乐器和歌唱的高音,假如我的座位稍远的话。 ……人家柔和地说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人家高声 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 …普卢塔克山教我学习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 ,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可怜的造物 ……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的出路 !” 这种悲剧式的愁苦,在当时一部分的作品里有所 表现,例如作品**3号的《悲怆奏鸣曲》(1799年) ,尤其是作品**号(1798)之三的奏鸣曲中的Largo (广板)。奇怪的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带忧郁的情绪 ,还有许多乐曲,如欢悦的《七重奏》(1800)、明 澈如水的《**交响曲》(1800),都反映着一种青 年人的天真。无疑的,要使心灵惯于愁苦也得相当的 时间。它是那样的需要欢乐,当它实际没有欢乐时就 自己来创造。当“现在”太残酷时,它就在“过去” 中生活。往昔美妙的岁月,一下子是消灭不了的;它 们不复存在时,光芒还会悠久地照耀。独自一人在维 也纳遭难的辰光,贝多芬便隐遁在故园的忆念里;那 时代他的思想都印着这种痕迹。《七重奏》内以变奏 曲(Variation)出现的Adanate(行板)的主题,便 是一支莱茵的歌谣。《**交响曲》也是一件颂赞莱 茵的作品,是青年人对着梦境微笑的诗歌。它是快乐 的、慵懒的,其中有取悦于人的欲念和希望。但在某 些段落内,在引子(Introduction)里,在低音乐器 的明暗的对照里,在神圣的Scherzo(谐谑曲)里。 我们何等感动地,在青春的脸上看到未来的天才的目 光。那是波提切利LU在<圣家庭》中所画的幼婴。的 眼睛,其中已可窥到他未来的悲剧。 在这些肉体的痛苦之上,再加另外一种痛苦。韦 格勒说他从没见过贝多芬不抱着一股剧烈的热情。这 些爱情似乎永远是**纯洁的。热情与欢娱之间毫无 连带关系。现代的人们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实在是他 们全不知道何谓热情,也不知道热情之如何难得。贝 多芬的心灵里多少有些清教徒气息;粗野的谈吐与思 想,他是厌恶的;他对于爱情的神圣抱着毫无假借的 观念。据说他不能原谅莫扎特,因为他不惜屈辱自己 的天才去写《唐·璜》。他的密友申德勒确言“他一 生保着童贞,从未有何缺德需要忏悔”。这样的一个 人是生来*爱情的欺骗,**情的牺牲品的。他的确 如此。他不断地钟情.如醉如狂般颠倒,他不断地梦 想着幸福,然而立刻幻灭,随后是悲苦的煎熬。贝多 芬*丰满的灵感,就当在这种时而热爱、时而骄傲地 反抗的轮回中去探寻根源;直到相当的年龄,他的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