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90
折扣购买: 庄子七讲
ISBN: 9787559634993
王邦雄,**云林人,1941年生。**师范大学国文系、**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鹅湖月刊社社长、“中央大学”哲研所所长、淡江大学中文系所教授。著有《庄子寓言说解》《庄子七讲》《庄子的现代解读》《老子十二讲》《老子道德经的现代解读》《老子的哲学》《中国哲学论集》《道家思想经典文论》等书。
逍遥游——自我的成长 人生的困苦就在我们执着太多,想要太多, “逍”就是把人的执着消掉, “遥”是开发无限的精神空间, 没有束缚,没有压力,没有挂碍,没有牵累, 如此,则世界无限宽广,人间到处可游。 功德归给母亲 家母过世的那几天,不论是在上课还是在演讲,我都有种感觉—我站在讲台上是帮妈妈出来说话,假定演讲是功德的话,所有的功德都归给我的母亲。《庄子》**讲《逍遥游》,其所表达的内涵跟我当时的心情大不相应。不过我想哲学或**,总是在人*软弱、*苦痛、*忧虑、*劳累、*伤心的时候,让我们的生命*贴近天道。我有一个感想—社会*干净、***的地方,除了**的殿堂之外,就是医院加护病房外的家属休息室,这是人间*没有距离、*没有心机、*没有竞争,可以**放下、**感通的小社会。 所以,伤感时候、痛苦时候,也是我们跟上帝、佛陀、天道*接近的时候。我一直觉得人会流泪,借着眼泪可以洗净我们的灵魂,就像下一阵大雨可以洗净台北的尘垢污染一样。所以,天下女士的清新、敏锐,都能**天下的男士,其*大的原因就是女士喜欢掉眼泪,随时把人间的困苦都洗掉了,而恢复她原有的清新、原有的感动。人生在世一定有很多问题,困苦、忧愁、病痛,甚至老死,都会开启我们对人间有限性的感*。人是有限的,医学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愿望无穷。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天长地久,但我们总要面对我们*亲近的人离开我们,所以科技、医学还是有它们的极限。 包容有限,开发无限 不管是哲学还是**,永远面对的问题是:它要同**的有限性,对人生的悲苦、忧愁,一定要有一份包容、一份支持。所以**永远是*动人的,**对人的有限性给出*大的同情与无限的包容,同情苦难,包容罪过。儒家认为那是我们的命,道家认为存活总是牵累,人生有很多的命限,所以**哲学一定要去同**的有限性;另外,它还要给出我们困境中的希望,给出我们未来的出路。 人生是如此困苦,但是我们总向往无限。人有苦业,但是人可以成佛;人有原罪,但是人可以得救啊!上帝来救赎每一个人,上帝的恩*,救赎每一个有罪的人。儒家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命,但若是突破命限,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成圣成贤。以道家的观点来看,人生不免劳累困苦,但人生也可以自在。对庄子来说,转俗成真就是逍遥无待。 人生是从我们的有限性出发,从人的软弱、人的无依无靠、人的悲愁、人的困顿艰难出发,但是我们希望找到一条生命提升的道路。心灵**形气往上走,这叫“形而上”;我们被有限性困住,那叫“形而下”。我们的心执着形气,只求成其器用,反而为器用所绑住,心为物役,执着形气往下掉,就由此说形而下,苦业、原罪、命限,还有劳累,都是从“气”来。体能有限,人会病痛老死,但精神、心灵不会,我们的精神、爱心不会在人间消失。所以,人永远要从“形而下”转向“形而上”的路上走。人物是“器”用,心灵**形气,往“形而上”的“道”走,走这条路就要去求道、修道、证道,去行道人间,也就是“形而上”的道行。我想各大哲学体系、各大**信仰都有共通的道理,**我们要讲《逍遥游》,就是这样的思路。道家教导我们,首先还是要面对人的有限性。 ◎**知名学者王邦雄教授五十余年的研究体悟 **知名学者、《鹅湖》月刊创始人王邦雄教授五十余年持续不辍钻研老庄,以自家生命的感*,体证庄子哲学思想的宏阔及义理内涵的转折,经过岁月锤炼所领略的创解洞见,直触人心。 ◎将经典引入生活,让现代人摆脱焦虑等难题 本书解读庄子思想*为核心的内七篇,将庄子的处世哲学与生命态度,以具体的生活经验说解,用庄子的思想开启人生的智慧,解消人生的困境难题。 ◎附有作者整理的庄子内篇的完整脉络 作者在各篇讲词之后,加上主题寓言的内涵说解,让读者可以抓住其中微妙的义理转折。且*后附录了各篇理路架构的简表,内七篇的完整轮廓可以一览无遗,不会有未见全貌的缺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