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7.60
折扣购买: 西方文化元典选读
ISBN: 9787100242738
"欧震,1967年生,文学博士,副教授,四川师大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师。有论著、论文、参编教材多部、篇。 范锐,1968年生,文学硕士,编辑,四川师大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主任。有译著、论文、主编文集、参编教材多部、篇。"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一起形成了古希腊哲学的高峰,并被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关于他生平的说法很多,但其中很多难以证实。可以肯定的是,他出生于雅典的贵族家庭,除了师从苏格拉底外,也受到毕达哥拉斯等哲学家的影响。柏拉图可能不是他的本名,这个称呼可能来自同时代人对他强壮的身躯、高贵的面容和出众口才的印象。在苏格拉底被雅典人处死后,可能对雅典政治现实感到失望的柏拉图在撰写他的早期对话和对希腊周边地区的游历中度过了十余年,在求知的同时也寻求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据说他曾在西西里的叙拉古获得过试验的机会,但以失败而告终(据说曾被卖为奴隶)。此后他回到雅典并在城郊为纪念传说中的英雄阿卡德摩斯而命名的地方建立了同名学院,该学院又被称为柏拉图学院,延续了900年之久,并成为此后所有拥有综合而系统的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功能的大学的源头和称呼(academy)的由来。在从教的四十余年中他可能还有过外出游历,最后据说在一个朋友的婚礼上安静地逝去,获得了相对于他的老师而言完美的辞世方式。 与老师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作品相反,柏拉图的大量作品被认为获得了完整保存。他的作品只有1篇不是对话体,而25篇对话中又只有1篇的对话主角不是苏格拉底。所以,关于柏拉图作品中的思想来自他本人和来自他老师的比例各有多大,以及他作品中的苏格拉底形象的真实程度,至今还为人们所争论。人们争论的话题还包括他写作的次序和部分作品的真实性。按照较为公认的观点,他的重要作品包括早期的《依安篇》(Ion),中期的《斐德若篇》(Phaedrus)、《理想国》(Republic)、《会饮篇》(Symposium)以及晚期的《法律篇》(Laws)等。柏拉图在西方最早使对话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并树立了这种形式的典范,这也可以看作他对古希腊文学的卓越贡献。 柏拉图是西方最早建立了自己庞大哲学体系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博大精深,还涉及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美学甚至数学等诸多方面。但他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是“理念”(idea,又译“理式”)说。他肯定理念是一种永恒的、绝对的、超越物质世界而客观存在并决定着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的精神或真理,一切事物都源于对其的摹仿(包括著名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因此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可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这个概念又难以涵盖他的哲学。柏拉图的影响不仅限于由其学生亚里士多德所发展的一条完整而丰富的哲学线索,也不仅限于以普罗提诺为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以及奥古斯丁在此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基督教哲学,也不仅限于对作为西方古典哲学高峰的黑格尔的“绝对理念”(absolute idea)的启发;用怀特海(Whitehead)的话来说:“如果对欧洲整个哲学传统的特征作一个最稳妥的概括,那就是,它不过是对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 《理想国》是公认的柏拉图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构想了他心目中的共和国理想,包括哲学家国王、三个国民等级的划分以及共同实现的道德和正义等内容。柏拉图认为理想国不应该为“诗”即文学艺术保留位置,选文阐述的理由就是柏拉图的“模仿说”,这是柏拉图美学观点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很有助于理解其理念说。 " "18篇文化经典选文,从柏拉图到尼采,带你领略西方文化精华。 1. 精选大家名著,呈现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最初的、最富启示性的面貌 2. 搜罗权威译本,展现西方经典最原汁原味的深邃内涵 3. 专业名师导读,介绍选文作者、主要内容、文化意义和文化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