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数据管理与长期保存策略:基于数字中国战略的研究

档案数据管理与长期保存策略:基于数字中国战略的研究
作者: 肖林等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68.8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档案数据管理与长期保存策略:基于数字中国战略的研究
ISBN: 9787504781079

作者简介

"肖林,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档案局巡视员(正厅局级),上海市档案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主任委员。历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市发展改革研究院院长,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 主持完成咨政报告300余篇,主持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决策咨询研究课题150余项,其研究成果获中国发展研究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一、二、三等奖2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其中《新供给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大纲》《国家试验》等获上海市“银鸽奖”一等奖、上海图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2018年以来主持完成10余项国家档案局科研项目和国家档案行业标准,以及国家人社部“档案数字化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

内容简介

"全息存储与全息照相原理类似,涉及两个过程和两路光波。两个过程为干涉记录与衍射读取,两路光波为参考光和信号光。记录时,参考光与信号光在存储介质中相遇并发生干涉,光场同时与存储介质发生作用,改变介质的光学性质,如折射率分布,从而将信号光的信息以体全息光栅的方式记录在介质中。信号光可以用空间光调制器(SLM)把需要存储的数据页(Data Page)或图片编码调制在光场中。之所以能实现高密度存储,是因为可以在存储介质的同一位置利用不同的参考光存储多组数据,而且每个数据页都可以独立读出。 读取时,利用之前记录的参考光照射存储介质,由于体全息光栅的衍射效应,在原信号光方向再现出信号光,由CCD或CMOS图像传感器等光电探测器完成数据的读取。"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逐步从战略规划走向落地实施,如何与数字中国战略对接,进一步推动档案数字化转型,是档案学界需要集体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书是在国家档案局立项科研项目“数字档案储存介质耐久性及长期保存策略研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化调研扩充而成的。本书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市及各区档案馆等40多个单位进行了调研,通过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基层档案工作者的意见,运用文献查询、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当下我国档案存储的方法、介质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档案数据管理与长期保存策略和方法,以及切实可行的电子档案备份中心建设方案,可供所有数字资源长期安全保存的研究机构和实际应用机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