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之门:学会思考与说理(第4版)

法学之门:学会思考与说理(第4版)
作者: 〔日〕道垣内正人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法学之门:学会思考与说理(第4版)
ISBN: 9787301322635

作者简介

〔日〕道垣内正人,1955年出生于日本冈山县,日本国际私法学者、律师。197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1991年起开始担任东京大学法学政治学研究科助理教授,1996年升任教授。2005年任早稻田大学法务研究科教授,2016年被授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头衔。著有《要点国际私法(各论?总论)》(有斐阁,1999年)、《国际合同实务的预防法学:准据法·法院管辖·仲裁条款》(商事法务,2012年)等。 译者简介: 张挺,日本立命馆大学法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副教授。

内容简介

序言 法学没有标准答案。这是本书最想强调的一点。 笔者曾给大学一年级学生讲授过“法学”课。与大学之前的科目讲授一样,主要形式是讲授既有的知识,学生大多面对的是一些讲义和法律书籍。然而,法学本来就不是如理工科一样的发现“真理”的科学。法学是一门思考如何维持社会秩序的学科。这个社会是由一些利己的,有时候脸上还会流露出一些邪恶之心的有缺点的人类组成的。法学是一门很难说有“标准答案”的带有七情六欲的学问。因此,法学常常存在观点对立,也正是在这种对立的讨论中得以发展。 法学中重要的不是结论本身,而是其结论的根据。总而言之,法学是说理的学问。在现实裁判中,原被告双方律师为了支持不同的结论,按照各自思路提出主张;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也是各自基于判决理由,作出不同结论(最高法院还会附上反对意见)。此外,我们还能看到法学学者对判例提出批判。 当然,结论也可以分为妥当的结论和不妥的结论。以宪法为顶点,一个国家的法律秩序具有理论上的体系性,各个规范得以在整体中确定相对位置。法律解释就是摸索这种妥当位置的学问。如果法学是一门“科学”,我们就必然能够找到如何发现讨论的结论的方法。但是,结论难以确定,这才正是法学的有趣之处。 另外,对结论的妥当性再多说几句。在法学中,让众人都觉得惊讶的离奇结论一般来说是不妥当的。在理工科的学问中,越是让人大吃一惊的结论,越可能是杰出的成就;但是,规制社会秩序的法学的结论如果让人一惊,恐怕是会带来困扰的。重要的是,即便得出相同的结论,如何给出一个扎实的理由也很关键。 本书希望通过10个问题,给大家一个感受法学的趣味的机会,让大家学会自己思考重要的事情。希望读者能尝试花一天左右在头脑的角落里思考问题。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本书的目的也就实现了大半。解说部分不过是给大家一些资料以及笔者的思考作为参考罢了。如果自己不思考就直接阅读解说部分,那实在是有点得不偿失。如果只是希望通过阅读获得知识,有的是比本书更有价值的书。真心希望读者在自己思考之后再去阅读结论部分,然后与自己的结论和理由进行比较。到那时,你应该会有新的感悟,从而更上一层楼。 那么,现在就先去看看问题吧。 道垣内正人 这是一本由著名法学家撰写的有助于人们学会思考与说理,通过10个有趣且值得深思的案例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的书。在日本,“法学入门”类书籍是非法律人士了解法学,法学院学生在学习部门法之前,乃至高中毕业生决定是否选择法学专业的常见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