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莱采”》(Op.47)作品分析与表演诠释研究

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莱采”》(Op.47)作品分析与表演诠释研究
作者: 金鑫 著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5.40
折扣购买: 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莱采”》(Op.47)作品分析与表演诠释研究
ISBN: 9787559874962

作者简介

金鑫,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小提琴教师,弦乐教研组组长,上海音乐家协会小提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编译出版《卡尔·弗莱什小提琴基本练习》《小提琴基础音阶训练与提高》。

内容简介

绪 论 贝多芬(Luduring van Beethoven,1770—1827) 在18 世纪末至19 世纪初(1797—1812)完成了十首小提琴奏鸣曲,这些作品继承了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小提琴奏鸣曲的古典传统,并从一开始就取得了小提琴、钢琴演奏比重的完全均衡。《A 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莱采”》(Op.47)创作于1802—1803 年间,是作曲家在该体裁中留下的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该曲篇幅庞大、气势磅礴,具有明显的作曲家创作中期的特征。贝多芬在副标题中表示该曲“类似一首协奏曲”,这不仅提示了作品声部之间的相互竞争,也反映出作曲家在“新路”的探索中,力图突破古典模式的个人艺术追求。随着该曲上演率的不断提升与传播范围的持续扩大,在作品本体以外,乐曲对列夫? 托尔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的中短篇小说《克莱采奏鸣曲》(The Kreutzer Sonata)产生的影响,以及这部小说对莱奥什? 亚纳切克(Leo? Janá?ek,1854—1928)的《第一弦乐四重奏“克莱采奏鸣曲”》、勒内? 泽维尔? 普列内特(René Xavier Prient,1861—1948)的同名画作产生的音乐—文化传导,都使这部作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因此,不少学者对乐曲进行了音乐学研究,内容涵盖音乐分析、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多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也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探讨,并对该曲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这些研究通过互文本(inter-text)不断为该曲在特定体裁中生成“伟大作品”增添注脚。 就本研究所关注的表演与分析(performance and analysis)领域来看,与此相关的研究大多采用传统分析方法,为表演者进行作品解读提供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作品结构与特征的考察依据。这些分析通过确立曲式原型(prototype),对作品主题、调性关系等进行全局示意,同时结合修辞性话语,对动机、和声、节奏等加以描述。从运用效果来看,该方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梳理、表述作品之功效。然而,这种方法并非十全十美。“从音乐作品的审美本性来说,曲式模型忽视了每个个别作品的独特性质。对于作品而言,我们更感兴趣的恐怕不是它们的共性,而是它们各自相异的地方。”而在和声分析方面,“罗马数字的和声分析将音乐分割成相互断裂的小片段”,因此,“从罗马数字标记中很难区别各个和弦的作用大小与分量轻重,而任何有经验的音乐家都知道,这种区别对于理解音乐是极其重要的”。尼古拉斯? 库克结合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案例分析也表示:“如果你想获得一个关于这段音乐和声结构更加详尽的理解,你就必须考虑到它的线性模式:而你要把所有的和弦都简化还原到和声的标记符号的话,你就不能做到这一点。” 贝多芬的《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莱采”》(Op.47)创作于1802—1803 年间,是作曲家在该体裁中留下的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该曲篇幅庞大、气势磅礴,具有贝多芬明显的中期创作特征,也是小提琴奏鸣曲领域的经典作品之一。本书作者借鉴了申克分析法以及杰夫里·斯文金依托申克理论提出的“隐喻模型”概念,对这首小提琴作品展开分析与诠释研究,意图在呈现作品结构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隐喻性诠释,为相关研究者与演奏者提供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