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集(精)/中国书房当代名家文丛

杖藜集(精)/中国书房当代名家文丛
作者: 朱航满|责编:孙科镂
出版社: 浙江古籍
原售价: 158.00
折扣价: 115.34
折扣购买: 杖藜集(精)/中国书房当代名家文丛
ISBN: 978755402230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新年之交,陆续读到和 谷林有关的三篇文章,刊发 的报纸都特意放在了手边。 早就听说有出版社将谷林寄 扬之水的书信汇编成册,名 为《爱书来》。这几篇文章 ,就像提前给这本好书打了 广告,我时时在网上书店查 询,至今尚未见售。倒是数 次读这几篇谈谷林的文章, 令我多有遐思。对于谷林, 我读其文章也算尚早,却无 缘面见,可谓读书一件憾事 。我之所以钦佩谷林老人, 一为其文章之佳,二为其做 人颇有君子之风。另外还有 一桩小小的心事,乃是爱书 人谷林亦为我的读书和写作 树立了一种方向。可能有师 友会对我的这个想法有些不 屑,但我觉得若如谷林一样 ,能在与爱好不相干的工作 之余,坚持读书写作,且以 高趣自娱为人生乐事,也不 失为一种境界。谷林因写作 而结交者,既有很多普通的 读书爱好者,也有诸如扬之 水、止庵这样的高士,岂不 又是人生一大乐事。《爱书 来》由与谷林生前交往甚密 的扬之水、陆灏、沈胜衣三 人分别撰写序跋,亦可看作 是对去世已十年的谷林先生 的一种特别纪念。 扬之水的《“惯迟作答爱 书来”》刊于《文汇学人》 2019年12月20日,文末注 明在《爱书来》一书中,题 名作“写在前面的几句话”, 乃是主要交代此书的缘由。 或许与谷林的交往,已经细 细写过好几篇,文章也都收 录在她的文集《问道录》之 中,故而这篇“几句话”,算 是不太长的文字。扬之水在 文中阐释了谷林书信的意义 ,是“特别有着文字的和情 意的好”,她进一步阐发, 乃是“为去古已远的现代社 会保存了一份触手可温的亲 切的古意”。扬之水我早知 大名,读过她的几册随笔集 ,感觉甚好,而对于她所作 的关于名物的考证和研究文 字,则未能亲近。我的一位 朋友系扬之水的好友,有次 邀请我去梅兰芳大戏院看戏 。我得知扬之水亦去,故而 特意带了她的一册著作去。 剧院见面,略作介绍,算是 都知道彼此。她谈起我的一 册随笔集,我问出版方有无 寄赠,她说没有。其实我早 准备了自己的一册,但羞于 面示,至此才恭敬赠之。后 来我编扬之水的文章,入选 花城出版社的随笔年选,她 是高兴的,来短信予以肯定 。 陆灏的文章《劳先生、 赵丽雅和我》刊于《中华读 书报》2020年1月1日。新 年第一天,读到这篇文章, 心里颇感一丝温暖。此文谈 作者与谷林,扬之水的交住 ,写谷林,亦写扬之水,内 容交叉,却能处理得当,实 属不易。其中写到和书有关 的两个细节,颇为传神。细 节之一是陆灏在北京琉璃厂 的中国书店,看到一册卞之 琳的旧书《三秋草》,但书 价颇昂,“拿在手中、踌躇 再三,还是放回去了”。晚 上在旅店,他致电扬之水, 后者却回说:“旧书可遇不 可求,这次若错过,可能以 后再也碰不到了。”而对于 买此旧书,谷林则称之为“ 豪举”,由此可见出扬之水 对于书的态度。另一个细节 ,则是谷林给陆灏的一封信 ,谈扬之水的新书《棔柿楼 读书记》,仅印三百册,由 此发出一段议论,随后写道 :“不知您已得远公赠书否 。如尚未收到,望火速催付 ,以免向隅,但幸勿泄露通 风报信人姓名!”这段文字 十分有趣,也是令我感到亲 切的地方。 陆灏在文章中引用谷林 对扬之水的评价,一为谷林 写给扬之水的信札,其中有 :“一则是合志同方,喜好 相近,观点相近,水平也相 近;二则因为你略似憨湘云 ,朴厚而豪爽,无心机,所 以可谈愿谈,不管是面谈或 笔谈。”另一为谷林写给陆 灏的信,其中有:“宋远每 次见访,总是坐席未温,匆 匆便行。因为我们实在没有 多少款曲。可是她为人坦率 真诚,我是感觉到的,欣幸 斜阳晚照之中,获此契友。 ”谷林是宽厚温热之人,这 些对于扬之水的评价,也可 看出其欣赏之情。不过谷林 其中有句话,说扬之水与他 “水平相近”,倒引起了我特 别的注意。我关注了一下此 信的写作时间,是1993年 11月29日。谷林对扬之水 的欣赏,说明他没有看走眼 ,但扬之水后来取得的学术 成就,可能亦超出了他早年 的判断。由此看来,扬之水 从一个业余爱书人,最终走 上了专业的研究道路,实在 是学界的一个特例。 沈胜衣的文章《林下水 痕》刊于《文汇报》202年 1月14日的“笔会”副刊,编 辑正是上文提及的陆灏,笔 名安迪。文章开篇写道:“ 我相信一个神秘的定律:声 气相契的人,总会有冥冥中 的缘分注定相逢,甚至互相 牵系在一起。比如,我与谷 林先生‘缔交’,是陆灏‘为介’ (先生后来回顾时的信中原 语);与扬之水接上头,则 是谷林先生介绍。——几个 人又互为好友。”其实,读 书圈子或者学界,都是因为 这种“声气相契”,而结成一 些有趣的“朋友圈”。扬之水 在文章中亦谈及谷林晚年交 往甚密的晚辈止庵。止庵曾 提议并最终编成谷林致他与 扬之水、沈胜衣三人的书信 集,取名《书简三叠》,堪 为佳话,但这本《爱书来》 ,至今并未见到有止庵的序 或跋,亦是一种遗憾。P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