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仪礼(精)

中华传统仪礼(精)
作者: 编者:史建平//李宪亮|责编:乔永//李拴牢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156.00
折扣价: 109.20
折扣购买: 中华传统仪礼(精)
ISBN: 9787100179744

作者简介

史建平,号弘远,籍贯山西,教育硕士。曾任《青年生活导报》编辑部主任、编委会副主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届青联常委。现任宁夏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2014年与李宪亮合著出版《中国年俗文化概观》。年少起便喜好古玩、字画收藏。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热爱并颇有研究。 李宪亮,号渔樵耕读,汉族,籍贯陕西。曾任《青年生活导报》总编,后就职于宁夏文史研究馆,任《宁夏文史》主编。系中国民俗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易学研究会理事。2011年出版古体诗赋集《境由心造》,2014年与史建平合著出版《中国年俗文化概观》。参与编著的著作有《宁夏历代艺文集》《宁夏历代诗词集》、《中国回族文学通史》《宁夏民国风云录》《宁夏掌故》《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宁夏卷》《西夏艺术荟萃》等十多部著作。

内容简介

诞生标志着人生的开端。由于受科技和医疗水平的限制,古人对受孕的原理认识有限,又因分娩的过程中充满了许多危险,因此,在诞生礼准备阶段(祈子、胎教等)的仪礼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以今天的视角看,各种各样的禁忌特别多。婴儿诞生之后,仪礼的气氛转为以喜庆为主,这里包含了对母子平安的喜悦、对家族有后的庆贺和对婴儿健康成长的祝福。伴随着这一番“人生洗礼”,呱呱落地的婴儿开始了他(她)的人生之旅。 一、祈子 (一)婚礼中祈子 在我国古代,结婚前可请算命先生看男女双方的八字属相,推测男女双方是否适合婚配或婚后子嗣是否兴旺等。婚礼中,“祈子”的仪式就更多了。如利用汉语谐音的特点“讨口彩”,将花生、粽子、枣子、栗子作为新房的陈设果品,即取其“生子”“种子”“早子”“利子”的谐音,以寄寓“吉利”之意。洞房中,亲朋好友用新娘娘家准备好的碗筷给新郎、新娘喂半生不熟的包子或饺子,同时问他们:“生不生?”新人们连声答道:“生!生!”这寄寓了人们对新人早生贵子的美好祝愿。有些地方在婚礼中举行“铺房”仪式,让五个小男孩在刚铺好的婚床上团团围坐,以此预示新人将来多生贵子,同时取“五子登科”的美好寓意。也有在洞房中张贴《百子图》,陈设石榴,以此预示多子之意。其中,尤以“撒帐”习俗传播地区最广、持续时间最长。这可能是由宫廷仪礼演化而来的一种习俗。相传,西汉武帝娶李夫人时,宫人们向新房帐中共坐的武帝和李夫人抛撒五色同心花果,他俩用衣裙迎接,以盛得花果的多少来预测婚后得子多寡。后来,民间起而效之,便形成这一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撒帐的物品也不相同,现在比较多的是枣子、花生、桂圆,取“早(枣)生(花生)贵(桂圆)子”的谐音,有的还在“撒帐”同时,伴唱吉祥的《撒帐歌》: 一撒金, 二撒银, 三撒莲花聚宝盆, 四撒新人进了门, 五撒五福齐临, 六撒六六大顺, 七撒亲戚欢乐, 八撒八仙贺喜, 九撒九凤朝阳, 十撒满门吉庆。 《中华传统仪礼》 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读者在图文并茂的阅读中轻松体会中华传统礼仪的民俗魅力!《中华传统仪礼》装帧精美,内容丰赡,图文并茂,不仅是一部弘扬中华礼仪文化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现代公民的礼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