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秋(戏剧卷)/岭南文艺百家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粤剧初创于明朝中叶,于清朝逐渐发展。清末民初之 时,*社会革命影响,诸多梨园人士自发对粤剧进行改良 ,一时间戏台之上精彩纷呈,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千里 驹便是其中的名旦之一,素有‘‘广东梅兰芳,,之美称 ,其所创驹派唱腔对梨园影响深远。 作为*后一位**的男“花旦王”,千里驹在近现代 粤剧**可谓影响深远。承前,他先后向扎脚胜、肖丽湘 学艺,又在与小生聪等诸多名角的同台中不断进步,可谓 集前辈**男花旦之大成。启后,他大胆扶掖后进,不仅 发掘指导了薛觉先、马师曾、靓少凤等人,*与白驹荣义 结金兰,传为一代佳话。 在长期艺术实践中仍保有大胆的创新精神,是千里驹 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伶的重要原因。他率先在旦角行当中 提倡以白话子喉代替官话平喉,在《泣荆花》一曲中与白 驹荣合作,创造了“四门头二黄’’的“梵音腔”,又吸 收音色柔和的喉管、短箫入“棚面”(乐队),在戏曲音乐 上敢于挣脱传统的束缚,为粤剧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 千里驹敢于大胆创新,不畏打破传统,热心参与种种 戏行事业,为梨园艺人争取职业尊严与权利,*热心扶持 后学,成为众多粤剧艺人的良师诤友。他不仅从艺态度认 真严肃,努力奋进,*对粤剧事业具有崇高的责任感,为 同时代乃至后世艺人树立了楷模典范,不愧为一代粤剧宗 师。粤剧缘起:拜师学艺勤练习,一曲寒衣声名起 千里驹,原名区家驹,字仲吾,1886年出生于广东省 顺德县一个贫穷的书生家庭。父亲区星朝是一个不得志的 穷秀才,过早撒手人寰,留下千里驹与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由于家庭的负担,千里驹早早就停学去做工,甚至一度 流落街头。他自幼喜爱粤剧,12岁时经由邻居介绍开始学 戏。起先跟随当时**男花旦扎脚胜学艺,打下了坚实的 武功基础,后加入惠州龙门班,师从小生架架庆,并获得 “大牛驹”封号。 由于惠州龙门班属过山班,常年行走于穷乡僻壤,戏 班的服装道具往往残破不堪,演员也不得不时常“跨行当 ”,出演其他行当的戏。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是出演花旦 的千里驹,却被师父架架庆要求出演小武。于是千里驹只 好跟随其学习小武戏。得益于年幼时的武功基础,千里驹 演小武行当的戏也颇为出色。某次,戏班的正印花旦由于 染病而无法上场,千里驹临场救火,粉墨登场,赢得观众 与同行的称道。架架庆惊喜异常,决定让千里驹此后继续 出演花旦,千里驹由此开启了长达近30年的粉墨生涯。 在东莞石龙镇的演出,成为千里驹戏剧生涯中重要的 转折点。一次偶然的机会,香港**戏班公司宝昌公司的 老板何萼楼观看了千里驹演出的《夜送寒衣》,被千里驹 俊秀的扮相、婉转的唱腔所打动,抚掌惊叹:“果真名不 虚传!”爱才之心油然而生。他找到千里驹的师父架架庆, 提出要买断千里驹的“师约”。当时梨园行业的“师约” ,实际上就是学徒给师父的“**契”。*终何萼楼以 3000元购买了架架庆手中千里驹的“师约”,结束了千里 驹在过山班的艰苦生涯。那一年千里驹刚好17岁。 在买断千里驹的“师约”后,何萼楼将其艺名“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