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细菌学“肠”识
作者简介
? 布里奥妮·巴尔 视觉概念教学艺术家,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墨尔本大学物理学院的荣誉成员,也是艺术科学团体、出版商Scale Free Network的联合创始人。 ? 格雷戈里·克罗切蒂 微生物生态学家,Scale Free Network常务董事。 ? 艾尔莎·怀尔德 获奖作家,创作过多本童书,之前还创作了在澳大利亚获得多个奖项的图像小说The Invisible War。 ? 莉萨·斯廷森 西澳大利亚大学生殖生物学家,分子微生物学家。 ?绘者
内容简介
【推荐序 你拥有一个世界】 孙轶飞 □■演化论告诉你,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里,地球上的生命永不停歇地做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适应”。它们适应风霜雨雪,适应电闪雷鸣,同时也在适应着其他生物活动的影响。那些无法适应的物种永远消失在了时光之中,而对顽强地存活至今的物种们来说,这漫长的适应过程让它们产生了复杂、密切且有趣的关系。 □■科学家与摄影师携手,用镜头向你展示了物种之间那些令人着迷的互动瞬间。蜜蜂在花朵上忙忙碌碌,小丑鱼在海葵里进进出出,这些画面都在告诉你,这些物种经过了时间的洗礼,早已相互适应对方的存在。也正是不计其数的物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造就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只不过,你是否知道,其实你拥有一个世界? □■在你出生之后不久,你的肠道里就出现了大量的细菌。它们在肠道之中繁衍生息,在让自己存活下去的同时也帮你消化食物,甚至还会产生很多对你有益处的物质。如果能用极微小的摄像机对准这些细菌,就会发现它们同样造就了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就在你的肠道之中。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这样的摄像机,以致你并不能像观察蜜蜂和小丑鱼一样,去观察这个近在咫尺的世界。但幸运的是,除了摄影师,科学家还可以找到画家朋友,在科学家的准确表述之下,画家可以将这个与每个人都有关的微观世界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在你面前。 □■于是,就有了你手中的这本《跟着细菌学“肠”识》。此刻,你打开的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通向微观世界的大门。但是,此刻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这扇门里面的世界真的适合你来参观吗?请你暂时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先听我聊几句闲话。 □■多年之前,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不管什么书都想看一看。但现在回头看,那时的我显然缺少对书的鉴别能力,根本分辨不出哪些书写得好,哪些书并不值得我花费时间。为什么我能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后来我成了一名科普作家,也写了几本书。 □■当自己的身份从读者变为作者时,我发现自己审视一本书的角度也变得完全不同了。我在写一本书之前,首先要明确几件事:这本书是写给谁看的?我的读者是中小学生还是成年人?书里有什么内容对读者有用?我的读者会在何时何地看这本书,在书桌前还是在拥挤的地铁里?最重要的是,我需要如何编排书中的内容,才能让读者有把它看完的动力? □■把这些问题想清楚,“读者”就不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而是我脑海中一个活生生的形象,我试着将好玩的事情讲给他/她听。换句话说,只有作者心中有清晰的读者“画像”,才能时时刻刻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用读者最能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如果我想写关于三羧酸循环的知识,对于大学生读者,我会详细讲述其中复杂的生化反应;对于中学生,我会说清楚三磷酸腺苷是人体能量的来源;而对于小学生,我会打个比方,告诉他们人体中有一种分子,就像玩具汽车里的电池一样,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这种分子的缩写是ATP,学名是三磷酸腺苷,等你们长大了自然会学到。 □■简言之,明确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知识水平,而且内容能够让目标读者顺利接受,这就是一本好书。 □■说完这些闲话,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这本《跟着细菌学“肠”识》是写给你看的好书吗?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这本书的作者在创作之初,打算把这本书写给谁看?在我看来,这本书很适合青少年。 □■只不过,这本书的内容专业性相当强,青少年能看懂吗?当然能。毕竟作者想尽办法让艰深的知识变得通俗,而且采用了漫画的形式,让小读者们可以轻松愉快地接受它们。如果读者年龄确实太小,在看书的时候提出了很多家长都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怎么办呢?贴心的是,作者们已经预判了孩子们的想法,对他们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所以这本书才成了你所看到的AB册的样子。 □■然而,我还是想继续追问一下,成年人能看这本书吗?这本书毕竟和消化系统有关,这个问题让医生回答会更好,而且应该是消化相关专业的医生。巧了,在成为科普作家之前,我当过十几年外科医生,而且恰好是跟消化系统有关的专业。 □■回想以前当医生的时候,和患者交代病情总是要花费不少时间,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医学知识有所了解。毫无疑问,良好的医患关系就是要让医生和患者共同参与医疗决策,也就是说,患者懂得越多,就越能理解医生在说什么,双方一起决定治疗方案的时候也就越顺畅。 □■从这个角度考虑,看这本书绝对不亏。虽然你我素未谋面,但我确信你一定有消化系统,而且在每个人的一生里,都难免会因为它而跟医生打交道。多了解一点关于消化系统的知识,也就是对自己的健康多负责一点。 □■毕竟,你拥有这个世界。 你知道吗:肠道是你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超过70%的免疫细胞都集中在这里。我猜大概有90%的人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吧(这个数字当然是我随口说的,但是只会多不会少)。 ?说到这儿,人体的免疫力到底从哪里来?从呱呱坠地的软萌小婴儿,到具有多层防线的完备身体,免疫系统肯定要经过系统的严格训练才能胜任它的工作。健康的肠道菌群就是它的教练!薄薄的肠壁表层被称作肠上皮屏障,它的一侧是免疫细胞,另一侧是细菌,两边不断地相互作用。免疫细胞分泌物质来帮助抵御入侵者;而肠道细菌则帮助引导和调节这些细胞,确保做出平衡、适度的免疫应答。 ?粗略计算,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肠道内有数千种细菌,总数超过100万亿!这100万亿个细菌在人类肠道里做什么? 呐,有一个胆怯又可爱的双歧杆菌名叫“比菲”,它被迫离开双歧杆菌的大家庭,来到新生儿“西米”的肠道里,成为她的肠道新群落的早期成员。让我们跟着惹人喜爱的“比菲”一起去看看,探索人体内的神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