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长教育--包祥讲家教八部曲/自然生长教育丛书

自然生长教育--包祥讲家教八部曲/自然生长教育丛书
作者: 包祥
出版社: 福建教育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自然生长教育--包祥讲家教八部曲/自然生长教育丛书
ISBN: 9787533464516

作者简介

包祥,安徽籍,教育世家出身,家住青岛,北京工作;化学高级教师,教育管理研究生,资深教育专家。曾任省重点中学校长和民办学校校长近20年。是全国优秀校长,首届中国教育家大会特邀嘉宾,被选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曾受原国家教委朱开轩主任亲切接见。 包祥是“端然教育”创始人。著有《现代教育的透视》,合著《汉语语法简表》,编《走向市场经济——精神文明与教育新论》、《我喜欢汉语》等多部著作。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两百多篇教育文章。教育名言每个学生都是珍贵的存在。

内容简介

语言交流 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 同的,少一些责骂,多一 些宽容,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家长良好的示范,多给 孩子一些激励的言语。你 会觉得孩子特别的爱说。 “?”,这是问号,让孩子问,孩子也愿意问。 犹太人认为,没有人是贫穷 的,除非他没有知识。拥有知识的人拥有一切。正因 如此,犹太人形成了全民 好学、全民信仰知识的悠久文化历史传统。据统计, 以色列人均年阅读图书 60本,居全世界首位。 古人云:“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洪应明 说:“谨言慎行,君子之 道。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 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 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说话 有度,切勿乱说。 犹太人有个风俗,在孩子学习识字之初,把蜂蜜 滴在《圣经》上,让他 们尝到知识的“甜蜜”。后来,这成为犹太小学生入 学的第一课,让孩子们一 开始就感受到学习的神圣和知识的“甜蜜”。 研究犹太文化多年的出版人贺雄飞近两年曾三次 出访以色列,在近距离观 察犹太教育的过程中,他发现提问是犹太教育最核心 的“秘密”。 电视里曾经播过一部名为“走进以色列”的专题 片,里面提到一位雕塑 家,用石头雕塑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石头的质地尤其 凸显了“问”的力量。 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在自己的演讲中,也提到了犹太人 善于提问的传统。 以色列的学校非常鼓励孩子在上课时提问,甚至 还专门开设了一门提问 课。他们认为,如果用一个符号代表犹太人的科学精 神和思维传统的话,那就 是大大的“?”。因为在犹太人的教育理念中,问号 代表一切。犹太人之所以 能培养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和他们的父母与老师从 小培养孩子学会提问和质 疑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孩子,今天你提问了吗?”当孩子放学回到家 里,父母是否会以这样的 提问展开与孩子的沟通?或许,更多父母习惯于这样 问:“你今天在学校乖不 乖?作业做完了吗?” 看似简单的问话,却显现了不同的教育观。 以色列是孕育了犹太人的神秘国度,贺雄飞先生 渴望从犹太人那里为中国 的教育寻求改革的启示。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以色 列一所学校,一位犹太老 师画了一个圆,她把圆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代 表一个人的一种特长和爱 好,她说:“有的人喜欢唱歌,有的人喜欢跳舞,有 的人喜欢工作,有的人喜 欢运动,有的人喜欢帮助别人。而这些一般都不考试 。如果一个人每一项考试 的成绩都不高,说明他不仅没有特长,而且有缺陷, 他的心就被关上了。教育 的目的是打开每个人的心灵,一旦他的心打开了,他 的潜能和天赋就会被彻底 激发出来。” “善于提问的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较 强的探索精神,这些人未 来更容易在自然科学方面获得成就;善于提问的人具 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 力,这些人将来能在艺术、文化方面具有创造力;提 问能够锻炼人的语言表达 能力,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自信心更强;善于提问的人 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 力,因为提问要求人能在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善于 提问的人更容易解决问 题。”这是贺雄飞归纳的“提问的好处”。 面对明天的竞争,孩子内心是否拥有强大的力量 ?面对未来的危机,孩子 是否拥有从容应对的能力?贺雄飞在《孩子,今天你 提问了吗》一书中试图 回答这些问题并找到突围之路。 善于倾听 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话语。《窗边的小豆豆》一书 中小林校长静静聆听孩子 将近4个小时的倾诉。这是值得众多家长和老师学习 的榜样。在讲学中,我与 家长互动,进行现场调查,多数家长都不能做到安静 地聆听孩子稚嫩的声音, 总是会打断孩子的话,总是会表现出不耐烦,倾听总 是不超过10分钟。 介绍自己 家长作为孩子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传递的知识 信息必须准确,错误的信 息可能会误导孩子一生。家长更不要面对孩子撒谎。 大人很少向孩子们介绍自 己,家长向孩子介绍过自己吗?很多大人的做法是, 见到小孩子就问:“你叫 什么名字啊?”其实,大人应该先介绍自己。“小朋 友好,我叫包祥。”这是我 与儿童交流的开始。 牵手交流 孩子的教育,家长要积极地、经常地与孩子互动 。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孩 子可以在鼓励中生长,在玩耍中进步,在快乐中学习 。妈妈爸爸与孩子牵手, 是温度的传递,是情感的传递,是安全的传递,是信 任的传递。 家长带孩子长大的过程,是由牵手到放手的过程 。学会适时地放手,是妈 妈的成熟度的表现。放手在3岁,在7岁,在12岁,在 18岁。该放手时没有 放手,孩子就会挣脱,即所谓逆反。在放手前,完成 这一阶段的教育,即孩子 的生长过程。P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