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当代世界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81
折扣购买: 烦恼都是自家生(枕边珍藏版)
ISBN: 9787509003398
7.轻装才能远行 轻装才能让一个人走远,心净才能让一个人行久,谁见到过 一只拖着蜗壳行走几万里的蜗牛? 一个小和尚要出门云游,但日期一推再推,已经过了半年了,还迟迟 不肯动身。 方丈把他叫去问:“你出门云游,为什么还不动身呢?” 小和尚忧愁地说:“我这次云游,一去万里,不知要趟几千条河,翻 几千座山,经多少场风雨,所以,我需要好好地准备啊!”方丈听了,沉 吟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是啊,这么远的路,是需要好好的准备准 备。”又问小和尚说:“你的芒鞋准备足了吗?一去万里,远路迢迢,鞋不 备足怎么行呢?”方丈吩咐寺里的僧人,每人帮小和尚准备10双芒鞋,马 上送到禅房里来。不一会儿,寺里的僧人就纷纷送鞋来了,每人10双, 上百的僧人,很快就送来了上千双芒鞋,堆在那里,像小山似的。 方丈又吩咐大家说:“你们师弟远去,一路要经不知多少场风雨,大 家每人要替他备下一把伞来。”不一会儿,寺里的僧人便送来了上百把伞, 堆放在方丈和小和尚的面前,看着那堆得小山似的芒鞋,和那堆得小山似 的雨伞,小和尚不解地说:“方丈,徒儿一人外出云游,这么多的东西, 别说是几万里,就是寸步,徒儿我也移不动啊!” 方丈微微一笑说:“别急,准备得还不算足呢,你这一去,山万重, 水千条,走到那些河边,没船又如何能到彼岸呢。一会儿,老衲我就吩咐 众人,每人给你打造一条船来。” 小和尚一听,慌忙跪下懊悔地说:“方丈,徒弟知道您的用心了,徒 儿明白了,现在徒儿就要上路了!” 方丈会心一笑说:“一个人上路远游,一鞋一钵就足矣,东西太多, 就走不动了。人生一世,不也是一次云游吗?心里装的东西太多,又如何 能走得远呢?轻囊方能致远,净心方能行久啊!” 小和尚一听,心里惭愧极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他便手托一钵立刻 上路了。 轻囊才能让一个人走远,心净才能让一个人行久,谁见到过一只拖着 蜗壳行走几万里的蜗牛? 8.争名逐利,过犹不及 为了虚名、浮名、功名,很多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就 是追逐名利的后果。 元末明初大文学家宋濂,不用多提他的其他著述,一部《元史》就足 以赢得世人的尊敬。宋濂是明太祖朱元璋最为倚重的文化重臣,将他聘之 为文学顾问。每每召进宫中,问及文学之事,促膝谈罢,赐以御宴。从此 朝中大臣,亦对之刮目相看、尊崇有加。偏偏这位文化大师,文章清明, 名利面前则糊涂愚■。他觉得官位还不高,名声还不响,群臣的眉眼还不 顺。冥思苦想之后,他心生一计。 一日上朝,他上一奏折,提出要告老还乡,精明的朱元璋一眼就看穿 了他的心理:通过皇帝当众百般挽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声望。这位农民 出身的皇帝从来不欣赏文人的雕虫小技,于是略做沉吟,就恩准了他的请 求。这是令宋学士死都没有想到的结局。怎奈玉口金言,难收成命。无奈 之下,他又破着老脸勉勉强强地征得皇帝每年召见他一次的“恩宠”,便 灰溜溜地下了朝。 以后每年,他先征得皇上恩准,上朝一次。可几年过去,他越来越觉 得,皇帝的问候中已少了那份真诚;群臣的招呼声里没了以前的那份敬 重;他的每年一次的朝见有点像例行公事,滋味索然。 于是,他又生一计,何不让自己的儿子代自己应付那痛苦的过程?他 又做出了一个断送自己生命的错误决定。皇上闻听盛怒,以欺君之罪处以 流刑。一代文化大师,悲悲戚戚,便惨死在流放途中。 为了虚名、浮名、功名,很多人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就是追逐名 利的后果。 9.诸般苦恼,皆因“想不开”三个字 你所有的痛苦,所有的烦恼,所有的闷闷不乐,都是由于你 看不开、想不开造成的。一个人若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则难见 山外青山楼外楼;一个人若被蝇头小利所困扰了,则难睹天外 天,则难见窗外明月。 人生苦短,有些苦难是无法回避和改变的。惟一能改变就是我们的心 境。整个20世纪的心理学就说了一句话——心态决定命运。佛家说,你 的绝大多数痛苦皆来源于太执著。世界是一个动态的世界,一切都会改变 的。老子说:暴雨不可能下一整天。人生若在低潮中,自然很快就会回 升。 我们为什么活得如此之累?我们为什么活得如此不开心?只有一个原 因,那就是我们想不开。 单位只派你去讨死帐,你想不开;同工不同酬,你想不开;能力比某 某强多了反而不被聘用,你想不开;你干的活最苦最累而报酬最少,你想 不开;你被同事陷害向老板申诉老板却报以冷笑,你想不开;你学历最高 资格最老而提拔的却是新人,你也想不开。总之,你有太多的想不开。 不错,你说社会有太多的不公平,这个社会有太多的势利眼,这我承 认,但承认就能解决你的问题吗?显然不能。 你有没有想过,这太多的不公平里有80%是你自己造成的,你信不 信?也许你不信,我们不妨多角度再想一想。你能力强,但品质差,能被 老板聘用吗?你学历高工龄长但劳而无功,老板能留下你就算不错了。你 干得多回报少,只因为你刚进单位还在试用期……总之,只要分析一下你 的抱怨,我们就会发现,你自身一定有问题。大多数时候,有问题的一定 是你,而不是老板,也不是别的同事。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