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传记(全6册)

牛津通识·传记(全6册)
作者: [加]斯蒂尔曼·德雷克(Stillman Drake)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270.00
折扣价: 172.80
折扣购买: 牛津通识·传记(全6册)
ISBN: 9787521763058

作者简介

作者: [英]芭芭拉·格拉左西(Barbara Graziosi) [美]欧文·金格里奇(Owen Gingerich) 等 著作方式: 著 作者简介: 《荷马》作者简介 [英]芭芭拉·格拉左西(Barbara Graziosi) 普林斯顿大学古典学系教授,致力于研究古希腊文学,撰写了大量关于荷马的文章,尤其聚焦于《伊利亚特》,在关于奥林波斯众神的形象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方面著述颇丰。 《哥白尼》作者简介 [美]欧文·金格里奇(Owen Gingerich) 哈佛大学天文学及科学史荣休教授,美国天文学家。他是史密松天体物理台的荣誉退休高级天文学家、哈佛大学天文学及科学史名誉教授,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哲学学会和国际科学史研究院的成员。 《伽利略》作者简介 [加]斯蒂尔曼·德雷克(Stillman Drake) 加拿大科学史学家,曾任多伦多大学科学史教授,他对科学史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对伽利略科学实验的辩护。1984年被国际扶轮社罗马分社授予意大利科学史伽利略奖。1988年被美国科学史学会授予萨顿奖。 《托尔斯泰》作者简介 [美]莉莎·克纳普(Liza Knapp) 哥伦比亚大学斯拉夫语言系教授,研究重点是19世纪的俄国文学,尤其是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著有《安娜·卡列尼娜与其他——托尔斯泰的情节迷宫》《安娜·卡列尼娜的阅读方法》等。 《甘地》作者简介 [英]比库·帕雷赫(Bhikhu Parekh) 英国知名政治理论家,威斯敏斯特大学政治哲学名誉教授,赫尔大学名誉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英国上议院工党成员。出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个小村庄,在多元文化主义方面的贡献尤其受到学术界赞扬。 《加缪》作者简介 [美]奥利弗·格洛格(Oliver Gloag) 北卡罗来纳大学阿什维尔分校法语和法语研究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法语/后殖民文学、政治理论、20世纪法国文学和文化史。曾出版多部关于加缪和萨特的专题著作。 展开全部 作者: 关薇,于翠红,贾广民 等 著作方式: 译 作者简介: 《加缪》译者介绍 何赟,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甘地》译者介绍 徐钟瀚 《荷马》译者介绍 关薇,柏林洪堡大学硕士,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托尔斯泰》译者介绍 张文明,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译著颇丰,有《伤心咖啡馆之歌》《在轮下》《特斯拉自传》《托尔斯泰简介》等多部译著 《伽利略》译者介绍 付小秋,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西悉尼大学访问学者 何赟,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哥白尼》译者介绍 于翠红,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 贾广民,青年译者,烟台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

内容简介

《加缪》前言 加缪,何许人也? 如今,阿尔贝·加缪已成为最著名的法国哲学家之一—虽然他并不以哲学家自居。同时,他或许也是全球最受读者欢迎的法国小说家。他的作品是众多电影,甚至是流行音乐的创作灵感来源,法国和美国的领导人也时常引用他的作品来表达赞许。 人们所敬仰的加缪究竟是何许人也?是那个在20世纪30年代勇敢无畏、孜孜不倦地探察法国统治下的阿尔及利亚卡比利亚地区本地居民的悲惨生活的记者吗?还是那个认为法国唯有保持对阿拉伯地区的有力控制才能自救的人?我们赞扬的对象是不是那个在德国侵略法国期间,在秘密抵抗报纸上发表文章的作家呢?我们岂能赞扬那个为了让自己的哲学论文通过纳粹的审查而同意删去论文中关于卡夫卡的章节的野心作家?我们是要颂扬那个在自己最出名的小说《局外人》中对婚姻、哀悼和社会流动性提出疑问的作家,还是那个在同一部作品中没有给任何阿拉伯角色取名字的作家呢?当我们谈到加缪时,我们指的是那个支持死刑的反抗者,还是那个后来又反对死刑的哲学家呢? 加缪内心深处充满矛盾。他是法国启蒙运动平等主义理念的坚定信徒,部分原因在于,加缪的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而法国政府给予了他们一家实质性的抚恤和帮助,并通过教育让他摆脱了童年时期的贫困。然而,他在那个时期经历的艰难困苦,以及他在法国殖民统治下的阿尔及利亚的成长经历,使他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法国对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的压迫是如何背离这些平等主义理念的。在他的一生和作品中,加缪在回避这种矛盾和直面这种矛盾之间徘徊不定。最终,这种二元性塑造了他的身份。压抑和正视这种意识的矛盾冲动,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 本书概述了加缪的生平和作品,同时也没有回避加缪立场上的模棱两可,因为这是理解加缪的重要著作,以及探究他今日再度受到关注的奥秘的必要前提。 第一章 生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之子 加缪的作品(尤其是《局外人》)常被认为是法国文学中不可多得的杰作。然而,他的身份认同问题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却在殖民主义浪潮中越发突出,不容忽视。要想真正领略加缪的成就和他的作品所包含的模糊性,就必须深入了解他成长的时代背景。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一位法国作家,他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他的父亲吕西安·加缪是一个葡萄园工头,他的母亲卡特琳·埃莱娜·桑特斯是一名家庭主妇。两人于1910年11月13日在阿尔及尔以东约100英里的蒙多维结婚。3个月后,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儿子小吕西安。3年后的1913年11月7日,阿尔贝·加缪降生于这个家庭。 加缪家族的根源与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密不可分。根据记载,在法国占领阿尔及利亚后不久,加缪的曾祖父克洛德·加缪于1834年来到了阿尔及利亚。加缪的外祖父艾蒂安·桑特斯于1850年生于阿尔及尔,而外祖母卡特琳·玛丽·卡多纳(婚后改名为卡特琳—玛丽亚·桑特斯)则是西班牙裔。加缪是典型的出生并成长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即当时所谓的“黑脚”。在20世纪初,“黑脚”原本指那些在船上木炭舱里赤足劳作的水手,他们几乎都是阿拉伯人。到了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时期(1954—1962),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延伸至所有在阿尔及利亚出生和居住的法国人。(我会在本书中用这个词指代法国移民。) 加缪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彼时的阿尔及利亚是法国的一个地区,包括3个省(奥兰、阿尔及尔、君士坦丁)和3个军区,受总督的管辖。然而,在这片看似统一的领土上,却潜藏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对法国人生活的地区而言,当地的75万黑脚享有法兰西共和国赋予的一切权益和提供的保护。作为法国公民,黑脚在同一套法律体系下享受平等待遇—他们享有选举权,受到著名的法国革命口号“自由、平等、博爱”的熏陶。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地区而言,法国政府眼中的470万“穆斯林”不属于法国公民(虽然他们承担着法国国民的义务)。当地实施了一套严苛的律法,这些法律剥夺了阿尔及利亚人接受教育的权利,阻碍他们谋生,禁止他们说母语,压制他们的穆斯林信仰,还夺走了他们的土地。[在本书中,我将他们称作阿尔及利亚人(包括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但法国政府常常称他们为原住民或穆斯林。] 加缪出生时,阿尔及利亚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已经近一个世纪。1830年,为了转移国内势力对自身统治合法性的质疑,法国国王查理十世派军队入侵阿尔及利亚。自此,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势力不断扩张。到1870年,阿尔及利亚一直处于法国军方的铁蹄之下,由一任接一任的军队将领实行统治。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史学家估算,在此期间,有超过600万阿尔及利亚人死亡。 在殖民的残酷征途中,法国吞噬了阿尔及利亚数百万英亩的土地,摧毁了当地的农业。(他们一般会将橄榄树砍伐殆尽,改种葡萄树,为法国酒业提供原料。)在这段黑暗的岁月里,为了夺取领土,法军不惜采取各种暴行,如焚烧村庄、屠杀居民,或者将“敌军”赶入洞穴,然后放火堵住洞口,让他们在烟雾中窒息而死。这些罪恶行动得到了法国政府的正式批准,并受到了当时一些著名知识分子的赞扬,其中包括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他在一份关于阿尔及利亚的报告中写道:“我认为战争法允许我们蹂躏这个国家,我们必须通过摧毁当地的庄稼……或者通过razzia(掠夺性的军事袭击)等突袭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因此,阿尔及利亚人民多次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浪潮,其中最为壮烈的一次是由阿卜杜勒·卡迪尔领导的6年抗争,他曾在1847年被俘之前击败总督托马—罗贝尔·比若。然而,到1871年,阿尔及利亚最后一次主要的反抗运动也以失败告终。从此以后,法国文官政府统治阿尔及利亚长达83年,直到1954年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爆发。 童年时期的加缪或许并不知晓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占领和殖民统治的历史真相。法国的教育体系灌输了一套与事实背道而驰的“官方”说法—“法国在原住民的挑衅下不得已而为之”。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历史教科书在赞美“法国宏伟的殖民帝国”的同时,对法国在当地的烧杀抢掠、摧残战俘或没收土地等暴行视而不见。这种掩耳盗铃的态度持续了多年,直到2002年,法国才正式承认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编辑推荐】 —— 【1】牛津通识读本(VSI)系列精心选编,专为读者提供有含金量的内容。文学、哲学、科学……跨领域思想交相辉映,呈现改变历史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 本丛书遴选自牛津大学出版社标志性作品——牛津通识读本系列,集结了加缪、甘地、托尔斯泰、哥白尼、伽利略、荷马六位伟大人物,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展现六位人物的历史轨迹和高光时刻。 · 跨越文学、哲学、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交织呈现历史的重要转折和突破创举,深入剖析这些重要人物的决策、成就和历史遗产。 — 【2】世界精英学者专业背书,独到见解呈现传记人物的立体纵深,从真知灼见出发,与伟大思想对话。 · 牛津通识读本系列由世界专业学者精心撰写,基于领域内新发现、新研究,从独到的专业视角出发,每本书都包含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参考文献,充分支持作者的观点和描述。 — 【3】小体量蕴藏大智慧,超越普通传记读本,一套书读懂不同思想源流背后的时代精神。 · 走进思想缔造者的精神殿堂,理解那些不为人熟知,却深刻影响世界的思想源流。领悟哲学与科学的延续,社会和文化的演变。 — 【4】追随思想的足迹,塑造明日之自我。 · 通过不同思想间的交织碰撞,激发并帮助读者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为读者在庞杂的知识谱系中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