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8.40
折扣购买: 股权一本通(股权分配+激励+融资+转让实操)
ISBN: 9787302499336
全联*,工商管理硕士,中联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ICA**注册**管理咨询师,企业绩效倍增系统创始人,多家企业合伙人。曾任职世界500强企业,精通商业模式创新、股权设计(激励)和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以“商业模式、股权设计(激励)和管控体系”三位一体的企业绩效倍增系统,为众多企业解决了大难题。
第二章 强强联合: 合伙人的准入标准 当你需要将某个业务大方向交托出去,你需要合伙人;当你需要将 某个具体的任务分配出去,你需要雇员。 我们认为的合伙人,是既有创业能力,又有创业心态,既要投入时间、 投入精力,*要投入真金白银的公司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 一、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合伙人之间,是一种长期强关系的深度绑定。 合伙人之间,要表明这样一种姿态——共进退、同荣辱,他们是创 业路上出生入死的同盟*,一起抵御风险,分享收益。 电影《心灵捕手》里有一句话——什么是你的心灵伴侣?是那些可 以跟你较劲的,那些能够毫无保留与你沟通的人,可以触动你心灵的人。 除了爱人,只有合伙人,才有这种意愿,才有这个资格,才有这种能力。 只有这种人才能在*后,在你失败的时候,他跟你一起反败为胜。 否则,你拥有***的股份,别人为什么要跟你一起承担风险? 徐小平讲过一番话,“我经常说一句话,我为了我的10%(新东方 占股)而战。当然,我是爱俞敏洪的。如果我们不是合伙人,如果新东 方的利益不跟我们捆绑在一起,假如仅仅是为了新东方培养人才的理想, 我早就去团中央了,或者是去红杉了。正是因为我们的利益捆绑,我们 才能在每一个艰难时刻一起挺过来。” 有了合伙人,才能有同盟*,有共同前行的伙伴,一起出生入死, 一起爬雪山、过*地。当然,作为回报,也要让合伙人享*到对等的收益。 合伙人,一定是公司股权的持有人。 二、能力互补,互相信任 没有任何一个职位像老板(创业者)一样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如此 股权一本通 之高,如果你在任何方面存在短板,都难以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除 非能找到互补的合作伙伴。 引入合伙人,实现团队创业,则能够互相弥补短板,提升决策水准, 合伙人各得其所,优势互补,其眼界和高度,都非个人创业所能比。 仅仅能力互补还不够,创业合伙团队之间还要互相信任、互相包容, 合伙人在公司内往往需要负责某个领域,需要独当一面。如果相互之间 缺乏信任,互相防备的话,会使合伙人的精力浪费在歧途,错失公司成 长的大好机遇。 携程和如家这两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是由同一个创业团队所 打造的。对于这个创业团队,《**团队:携程和如家》中是这样概括的: “在美国接*教育并且工作多年的沈南鹏、梁建章,与接触过国外 文化的民营企业家季琦、国有企业管理者范敏,构成了中国企业**的 一个奇妙组合。 在这个组合里,没有‘皇帝’,也没有‘大哥’;他们虽有同学之谊、 朋友之情,但性格、爱好迥然不同,经历各异;他们创立的携程和如家 虽然经历了多次高层人事变*,却从来没有发生过震荡,都在纳斯达克 成功上市,并且一直保持着优异的业绩;他们为中国企业树立了一个高 效团队的榜样,*终获得了共赢的结局。” 沈南鹏、范敏、梁建章与季琦四人,可谓是“优势互补、互相信任” 的创业合伙团队的典范。 三、全职投入,务必出钱 创业,意味着和过去的生活说拜拜,**决裂!意味着要**偏离 正常的生活轨道! 创业前,不管你是在读书,是在私企、国企工作,还是做公务员, 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人生,按部就班,朝九晚五,按月拿着薪水,享*着 福利和保障,拥有一定的职称、职位、权力和社会地位。 创业后,这一切都被颠覆了—— 按部就班、朝九晚五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天候、全身心的投入, 是拓荒式的工作; 原来的正常薪资没有了,有的是缩水的工资和遥遥无期的收入、盈利、 分红; 福利和保障没有了,有的是不确定性、缺乏保障和组织归属感; 职位、权力、地位没有了,全都归零,你必须从头开始,再次打拼, 为自己! 一旦你开启了创业模式,你会发现创业耗时、耗力,什么都耗。如 果你开始创业,它占据你生活的程度是你无法想象的,甚至会成为你生 活的全部。 正因为如此,对于早期创业合伙人,务必要做到全职投入,以为核 心创始人排忧解难,应坚决杜*兼职合伙人。同时,合伙人一定要出钱, 试想一下,如果某个人看好你的创业项目,想成为你的合伙人,可是他 既不愿意全职干,也不愿意出太多钱,这个时候就要打一个问号,对于 这种既不愿全职投入,也不愿意出资的合伙人,你们之间有“真爱”吗? 第二节 股东就是能力的组合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谁同行! 创业路上充满磨难艰辛,有几个志同道合、立志高远的伙伴(股东) 陪伴,能增添几分成功的把握。但是股东之间的合作,不是人员的简单 叠加,而是能力的组合。股东间要做到“力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 这样才能发挥出“1+1﹥2”的效果。 "(1)基于读者的需求。笔者多年来经常与有实施股权激励需求的专业人士、企业主交流,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困惑,并从全面满足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困惑出发来组织内容。例如,如何着手搭建股权架构、如何分配股权、如何考虑激励对象的心理等。 (2)全面而不遗漏。笔者没有任何“留一手”的心态和需求,所以在组织内容时,和盘托出,就股权架构的搭建到机制的分配、实施、激励以及过程管控中的风险规避等问题,分别从四大视角、11 个要点进行了详述、解析。 (3)源于一线实践。笔者从事咨询、培训多年,书中的案例、方案全部源于一线的真实案例。 (4)核心法规规章汇编。本书还整理出实施股权激励涉及的相关法规和规章,便于读者了解**的强制性规定,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做到“红线不能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