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声音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管厂长的“婆婆"知多少? 日前,上海市机床行业的五十个单位百余名厂长、书 记结合商品经济理论,分析企业改革现状。他们普遍感到 要推进改革,给厂长造就一个宽松的环境,就必须搬走“ 文山会海”,解决众多“婆婆”和企业社会化的问题,使 厂长集中精力实现有效的指挥。 据对六家企业主要领导工作时间去向做的抽样调查显 示,其外出开会、外出学习就花去了43%的工作时间。 在改革中,厂长有何难呢?70%的厂长、书记认为: “婆婆多,干涉多”的问题是阻碍当前改革的主要倾向。 厂长们扳着手指算了一下,从内部看,对厂长有监督权的 部门就有11个,如纪委、计划生育、爱委会、工会、职代 会、消防、财务、安全、审计等。从企业外部的横向来看 ,对企业有监督权的机构就有21个,如财政所、税务所、 工商所、三整顿办公室、电管站、自来水节约小组、街道 、城建、区武装部、联防队等。从纵向来看,包括市、局 、公司等“婆婆”也有30多个,如教育、基建、企业整顿 、人事、组织、电管、保卫、生产计划、劳动局、统战、 卫生等。如此算来厂长竟有60多个“婆婆”,厂长们忧虑 重重地讲:“这么多婆婆,叫我们如何动作呢?” 厂长们说,企业社会化的问题都落到企业头上来了, 这个问题近年来越来越突出,造成企业负担过重,力不从 心,厂长最感头痛。如企业要负责建造工房,办托儿所、 幼儿园,暑期还要帮助双职工解决孩子无人带的困难,举 办暑期儿童班,选派人员参加地区值班巡逻等,初步计算 一下就有20多项。这也是造成企业“一线紧,二线松、三 线肿”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都严重分散了厂长的精力, 阻碍了当前改革形势向前发展。 (原载《中国机械报》头版,1986年8月26日) 头版头条文章的背后 1986年8月,上海机床公司五十多家企业百余名厂长 、书记结合运用商品经济理论,分析企业现状。他们普遍 感到要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就必须解决目前“文山会海” 和束缚厂长众多的“婆婆”。他们在会上扳指一算就有60 多个。 我当时就写了一篇会议简报,按通常惯例,也给新闻 单位发去一份,想不到这一发可出乱子了,文汇报、上海 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机械报等播发和发表了,引起公司主 要领导的一阵恐慌,有的领导说,这样的稿子发出也不给 我们打个招呼。恐慌之后,紧跟而来的是国家经委打电话 给上海经委,要派人来了解上海机床公司的改革情况,并 说“机床公司企业怎么到现在还有这么多婆婆”,公司领 导对我说,“你以后的稿子发表要给我看过,与我们通个 气”。我默认我的‘‘过失”。事后,我对这位领导说, 我的每一篇稿子都要给你看,一是你没有这么多的时间, 二是我给你看过的稿子肯定成为过时的新闻,没有必要发 表。当时,《中国机械报》上海记者站站长陆波对我说: “你写的情况我已向国家经委解释,这些话是机床公司厂 长、书记座谈会上的发言,也是上海企业普遍现象,不必 大惊小怪。”以后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时隔三年,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