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旧事

尘封旧事
作者: 饶军|责编:钟雪英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40
折扣购买: 尘封旧事
ISBN: 9787550047112

作者简介

饶军,江西省庐山市(原星子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八二八”毛泽东主席警卫营卫士。曾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新闻通讯、文艺作品和理论文章,有《庐山神韵》《鄱湖神韵》《七彩庐山》三部散文集,出版长篇小说《初心永恒》。

内容简介

(一) 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在南山南麓、鄱湖岸边的红军 烈士陵园,哀乐低回,人们胸佩白花,臂戴黑纱,神情肃穆 ,正参加一场隆重的葬礼。原来是一位离开家乡八十五年, 走过了百年人生路的老红军老战士洪霞魂归故里,与长眠在 南山的战友们安息在一起。南山低垂,鄱湖呜咽,当地党、 政、军和各界人士及自发前来送行的乡亲们共千余人,为这 位巾帼英雄送行。一位系着红领巾、穿着蓝色校服的小女孩 ,用稚嫩的童音问她那白发苍苍的爷爷:“爷爷,这老奶奶 是干什么的,怎么有这么多人来送老奶奶?”爷爷看了孙女 一眼,喃喃地说:“奶奶是英雄,是我们枭阳县的骄傲,可 惜现在没有多少人记得她了。”这是一段尘封的往事,追寻 老奶奶和她那一代人的足迹,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二十世纪 父老乡亲那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和绚丽画卷。 在长江南岸,江州城东南,有个枭阳县,它背靠幕阜 山余脉的南山,面临鄱阳湖,是一个名胜荟萃、真儒过化的 地方。 据《枭阳县志》记载,1927年,枭阳县发生了一件大 事:当年9月30日,这里爆发了震撼江南的枪声,农民暴动 ,攻占了枭阳县城,建立了赤色的农民政权。 枭阳县城乡到处都在传播着暴动的消息,让人们百思 不得其解的是,领头闹事的,不是饥寒交迫的农民,而是南 麓乡大地主王世忠的儿子王贤才和南麓乡大地主洪镇江的儿 子洪水。王贤才是共产党的特派员,是这次暴动的主要策划 者;洪水是这次暴动的总指挥。 更让人不解的是,这洪、王两家,历史上就因水利纠 纷,几百年来老死不相往来,因抢水而形成的宗族械斗时有 发生。这共产党是有什么魔力,让洪、王两家的传人握手言 和,而且还联手“造反”?并且这两个“造反”的头头,革 命首先革到了自己老子头上。对此,枭阳人感到十分的惊奇 和不解。 从长江南岸江州城向南一百公里,有个王家畈,归属 于枭阳县南麓乡的上乡。王家畈最富有的人家就是王世忠家 了,家有良田数百亩。王世忠早年在白鹿洞书院汪二先生手 里读了几年私塾,也算是一个文化人;从白鹿洞书院毕业后 ,就回到了王家畈,挑起了掌门人的重担。王世忠有个独生 儿子叫王贤才,虽然也在白鹿洞读书,但接收的是新式教育 。这个王贤才,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以枭阳县县立 高小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江州中学;又以第三名的成绩, 考入了省会的高级中学;高中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 大学。 民国时期,能接受高等教育的是凤毛麟角。王贤才不 仅是王氏家族的荣耀,也是枭阳县的骄傲,大家都很羡慕, 说:“王家的祖坟冒青烟了。”王世忠也感到十分的骄傲, 面对乡邻的夸赞,总是一脸的灿烂,双手抱拳,客气地说: “犬子不才,托的是大家的福气。”有时候一高兴,便要拉 夸赞他儿子的人到家里喝上两盅。他时常回忆与儿子分别时 的情景,那是在县城的紫阳码头,天空中飘着的雪花,刺骨 的寒风吹得湖面上掀起一层层白浪,他将刚刚买来的一块护 身玉佩亲自戴到儿子脖子上,殷切地嘱咐儿子说:“崽里呀 《尘封旧事》是一部红色主题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鄱阳湖之滨、南山之中风云变幻的政治历史变迁,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势豪迈,讴歌了党领导赣北人民闹革命、搞建设的伟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