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

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
作者: 周洪宇,徐莉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3.70
折扣购买: 新工业革命与第三次教育革命
ISBN: 9787568075053

作者简介

周洪宇 1958年出生于湖北武汉。教育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校兼职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任全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发展战略学科组成员、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研究教育史和教育政策问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100余篇论文。

内容简介

时代正处在百年未遇之历史大变局中,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 要密切关注,*大程度把握这场革命创造的重大机遇。那么,这个机遇对中国的未来意味着什么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当下正在兴起的这场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分别以蒸汽机、电力和计算机为代表的前三次工业革命相比,它是一场送旧迎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这对整体还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而言,意义的重大性、深远性不言自明。就教育系统而言 ,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西方引领世界几百年的学校教育系统,那么,在时代演进日益加剧的今天,传统的学校教育系统愈来愈难以适应,各国都在开展对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的探索,建构新一代教育体系的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在中国的肩上。初步占据了新工业革命制高点的中国,必须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 选题特点有二:一是全球视野。全视域上的第三次教育革命与工业文明阶段的新工业革命融合,系正在经历的教育革命的审视框架。二是前沿引领。在科技变革与教育转型总的框架内,不仅关注技术视角,同时特别关注技术背后的更为深刻文化变迁的视角;不仅关注教育形式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关注关于知识与教育内涵重构的深层次的根本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