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茶气(谬误与传说中的中国茶)

有茶气(谬误与传说中的中国茶)
作者: 编者:曾园|责编:李红//徐樟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有茶气(谬误与传说中的中国茶)
ISBN: 978755963784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茶叶衰败之谜 清初中国茶叶如烈火烹油,达到鼎盛时期: 18世纪全球首富潘振承、19世纪全球首富伍秉鉴 的祖上都是福建茶农,他们在广州十三行做茶叶 贸易,将英国与俄国国库中的白银席卷一空。但 茶叶史的下一篇章却是印度阿萨姆茶崛起,中国 茶一再落败。原因似乎也摆在面前:英国人福钧 偷走了中国茶叶。 据学者胡文辉考证,早在17世纪末,德国 博物学家和医生A.雷克已从日本将茶籽带到爪哇 ,并培育成功;19世纪前期,荷兰人贾克布森六 赴中国,最后一次更是在清政府悬赏其首级的情 形下,带回700万颗茶籽和15名工人,成就了爪 哇的茶业。即便在英国人这边,在福钧的中国行 之前近二十年,乔治·詹姆斯·高登、查理斯· 加尔夫(传教士)就已得到总督威廉·班庭克的 鼎力支持,赴华并购买到大批武夷山茶籽了。 中国茶引种巴西也存活了。 事实上,茶叶原产地就是中国,世界各地的 茶叶几乎都是从中国引种出去的。当然,云南边 境外的一些地方也有茶树,但品种不如中国。 为什么英国的这次引种引起了这么大的影响 ?而且,东印度公司破产之后,立顿公司继续了 英国茶行业的神话,并延续至今。 英国人福钧本是植物学家,从他写的《两访 中国茶乡》中可以看出他对茶的了解。他澄清了 林奈在植物学分类上的迷惑之处:绿茶与红茶是 一种植物,区分它们的是不同工艺。他带走的武 夷山品种与阿萨姆品种的嫁接是当时最高水平的 农产品杰作。 即使是这样,任何人也很难接受阿萨姆红茶 质量高于福建红茶这种判断。 实际上,由于英国人喝的是奶茶,当气味芳 香、味道隽永的福建红茶冲入牛奶并加糖以后, 香气减弱,味道变淡,整体感觉就比不上以“浓 强鲜”为特点的阿萨姆奶茶。但这不过是品种改 良问题,对中国茶农来说,难度不大。 而福钧带走茶种,对中国茶叶的打击也很有 限。他的打击其实在于他看到了中国绿茶生产的 现场状况,并在1851年的世博会上公之于众:“ 工人们的双手全都被染成了蓝色。我禁不住想, 要是那些绿茶饮用者看到这一场景,他们那特殊 的偏好可能就会被纠正过来——要我说的话,他 们的口味因此就会更纯正。” 这些细粉是染色剂,被他带回英国分析后, 其中有普鲁士蓝等毒性很大的化学产品。 这应该是对中国茶打击最大的新闻。从此之 后,英国人不再喝中国绿茶。 那么,是因为中国茶农在全世界最没有职业 道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