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面馆事件 2024版
作者简介
绫辻行人,一九六〇年出生于日本京都,毕业于京都大学教育系,并完成研究生课程。一九八七年发表处女作《十角馆事件》,正式出道,成为日本推理“新本格运动”的先驱。一九九二年,《钟表馆事件》获得了第四十五届推理作家协会奖。包括《水车馆事件》《暗黑馆事件》《奇面馆事件》等在内“馆系列”作品极具人气,另有《魔女的诅咒》《雾越邸暴雪谜案》《眼球绮谭》《深泥丘奇谈》《替身》等著作。二〇一八年,获得第二十二届日本推理文学大奖。
内容简介
1 相传,世间有三名酷似自己的人。姑且不论传言真伪。在尚未结识那名男子之前,鹿谷门实确未遇到过与自己如此相似的人。 虽然不能算是“一模一样”,但容貌的确十分相近,肌肤亦为同等深浅的小麦色,甚至那时的发型也大致相同。鹿谷的个头略高,但两人同为纤弱身材。一问才知道,他们连出生年份都相同。 “鹿谷先生也是一九四九年生人吧。几月的生日?” “五月份。” “差了四个月啊。我是上个月的生日——九月三日。” 鹿谷瞬间想到,那是弗雷德里克·丹奈的忌日。不过,他选择了保持沉默。对方是自己的同行,但却是不同领域。就算此时与他谈起埃勒里·奎因,也不知道对方是否能够做出令自己满意的反应。 “我大致拜读过鹿谷先生的大作。其实,我并不算是所谓的本格推理小说的优秀读者。但是,谁让鹿谷先生笔下写过不少具有恐怖小说色彩、极其惊险刺激之作呢。” “过奖了。” “说起来,在您的大作之中,最令我产生浓厚兴趣的就要算那本《迷宫馆事件》了。” 《迷宫馆事件》是以鹿谷门实为笔名初次付梓的小说,即作为推理作家出版的处女作。一九八八年九月发行,距今已过四年。 “以前,我很喜欢宫垣叶太郎先生的作品。所以,‘迷宫馆’才令我感到震惊。” “哎呀,那可是相当与众不同的小说呢。” “将宫垣府上发生的真实事件,以‘推理小说的形式再现’了。对吧?” “嗯,是的。” “基本上我不善于解谜,这也是这部作品令我备受打击之处。但是,在后记中挑战读者的‘猜作者’环节却令我恍然大悟。” “哦,是吗?” “诡计也好逻辑也罢,我全不在行。但是,我绝不讨厌这种小儿科的‘消遣’。” “呵呵……” 以上便是鹿谷门实与那名男子——日向京助初次见面时的对话。 时值一九九二年秋。出版《迷宫馆事件》一书的大型出版社稀谭社主办的某宴会会场,责任编辑江南孝明将此人介绍给鹿谷。 “刚开始我也吓了一跳呢。” 这是江南的诡辩。 “一瞬间,我差点儿以为鹿谷先生你又换了个笔名再出道了呢。” “所以,我才会把丑话说在前面啊。” “也对啊——可是,插在书里的传单上登出作者的照片还真是像你呢。” “我可没见过。” “不过读起内容来就知道,写作风格截然不同,所以才立刻化解了疑团。” 日向京助的处女作品集《汝,莫唤兽之名》于今年年初付梓。尽管该书由小型出版社悄无声息地出版,但依旧作为“怪奇幻想小说的可喜成果”,成为收藏家间的热门话题。江南也在看过此书一遍后产生了兴趣,便火速赶往作家居住的埼玉县朝霞与其会面。 “在小南提起你之前,我就时常拜读日向先生的大作了。” 自从因缘巧合结识江南那时起,对于这位比自己小上一轮还多的年轻友人,鹿谷从未称之以“江南”,直到现在依旧唤他作“小南”。 “那本书的腰封不是写有‘日本的洛夫克拉夫特’这样的推介性文字嘛。在书店看到的时候,忍不住买了下来。” “真是不好意思。那可是不知能否畅销的略带不安之作呢。” “没想到你这么贪心呀。” “是吗?” “今后你也会继续写那种具有怪异风格的小说吗?” “这个嘛,要是仅从靠爬格子吃饭来考虑的话,也许写写受众面更广的推理小说也不错吧。” “也有形形色色的推理小说嘛。像我写的那些作品,也不是每部都畅销的。” “哎?是吗?‘迷宫馆’不是很畅销吗?” “销量并没有很大啦。不过,自那本书出版之后,直到现在约稿的人还络绎不绝呢。这倒是值得庆幸的事。” “这也是我想要向您请教的事情。一旦累积了若干年的职业生涯,会不会很抵触别人对于处女作的褒奖呢?” “大概因人而异吧。就我而言,《迷宫馆事件》依旧是部相当特殊的作品……” “因为那是以您的亲身经历作为题材的作品吗?” “理由嘛,我已经写到后记之中了。”鹿谷轻轻耸耸肩膀,回答道,“除此之外嘛,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五年半之前,即一九八七年四月,在现实中发生了那起“迷宫馆杀人事件”。如今,鹿谷已经不想多说一句关于那起事件,或是“再现”此事的小说。 “是吗……” 日向模仿鹿谷的动作般耸了耸肩。 “不管怎样,今后还请多多指教。以后有机会再见面的话……” 2 第二年,即一九九三年三月末,那位日向京助突然打电话联系鹿谷门实。他说有件特别的事情想与鹿谷商量,希望能与他见上一面。 “本应我登门拜访,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动身前往……” 也许是心理作用吧,日向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好胜了。 “对于与我只有过一面之缘的前辈作家的您而言,这实在是个厚颜无耻的请求。但是,请您屈尊前往寒舍一趟。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明天就来。”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呢——鹿谷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有急事的话,在电话里说就好嘛。” “虽然急着催促您跑一趟,但这件事实在不方便在电话里说。” 鹿谷自日向说话的口吻里察觉出他那被逼无奈的样子来。 于是—— 翌日,鹿谷前往朝霞与日向会面。下午三点多,鹿谷凭借传真过来的手绘地图,抵达了距离东武东上线车站二十分钟车程的日向居所。 那是一幢小而整洁的木质二层建筑,看得出那建筑已有几十年的房龄。名牌上并未写有“日向京助”这个笔名,因此,在详细确认町名与门牌后,鹿谷按响了门铃。 “远道而来,实在抱歉。” 在这个时间,迎出玄关的日向依旧是睡衣外罩对襟毛衣的打扮。乱蓬蓬的头发,长期未剃的胡须,这与去年在宴会会场上见到的日向截然不同。如此一来,容貌本来基本相似的二人实难令他人有“相似”之感。 “您远道而来,家里却乱糟糟的,真是过意不去。” “要去附近的咖啡店坐坐吗?” “不了。去外面聊天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