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45
折扣购买: 软精装国学:吕氏春秋
ISBN: 9787553778099
吕不韦(公元前292一公元前235),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赢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公元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童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国、赵国、卫国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缪毒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孟春纪 重己 ※原文 倕,至巧也。人不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 故也。人不爱昆山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 玑,有之利故也。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 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 ,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 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有慎之而反害之者,不达乎性 命之情也。不达乎性命之情,慎之何益?是师者之爱子 也,不免乎枕之以糠;是聋者之养婴儿也,方雷而窥之 于堂。有殊弗知慎者。夫弗知慎者,是死生存亡可不可 ,未始有别也。未始有别者,其所谓是未尝是,其所谓 非未尝非。是其所谓非,非其所谓是,此之谓大惑。若 此人者,天之所祸也。以此治身,必死必殃;以此治国 ,必残必亡。夫死、殃、残、亡,非自至也,惑召之也 。寿长至常亦然。故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之者 ,则其至不可禁矣。此论不可不熟。 ※译文 倕是手最巧的人了。可是人们不爱护倕的手指,而 是爱护自己的手指,这是自己的手指对自己有所帮助的 缘故。人们不爱护昆山的宝玉、江汉的明珠,却爱护自 己的一块成色不高的宝石、一颗形状不圆的小珠子,这 是自己的东西才对自己有用的缘故。现在,我的生命归 我所有,给我带来的好处也很多。从贵贱方面来说,即 使地位高到做天子,也不能够和它相比;从轻重方面来 说,即使富裕到拥有天下,也不能和它交换;从安危方 面来说,一旦有一天失去了它,就一生再也不能得到。 这三个方面,是有道行的人小心的地方。有虽然小心但 却造成损害的人,这是没有领悟人性与生命的情理。不 领悟人性、生命的情理,小心又有什么用?这就像盲人 虽然疼爱儿子,但却免不了让他枕在谷糠上;这就像聋 子养育婴儿,正在打雷的时候却让他在堂屋里向外观望 。这比起不知道小心的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知道小心 的人,对生死存亡、可以不可以,从来没有辨别清楚。 没辨别清楚的人,他们所说的正确不一定是正确的,他 们所谓的错误也未必是错误的。对的说成不对的,不对 的说成对的,这就非常糊涂。像这样的人是上天降祸的 对象。用这种态度修身,必定死亡,必定遭祸;用这种 态度治理国家,必定衰败,必定灭亡。这种死亡、遭祸 、衰败和灭亡不是自动找上门来的,而是糊涂招来的。 长寿也常常是这样。所以,有道行的人,不察看导致的 结果,而察看引起它的原因,那么达到的结果就是不可 遏制的了。这个道理不能不彻底理解。 ※原文 使乌获疾引牛尾,尾绝力勯,而牛不可行,逆也。 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世之人主贵 人,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生久视,而日逆其生,欲之何 益?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 必先适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