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自己的房间(精)

一间自己的房间(精)
作者: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译者:吴晓雷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一间自己的房间(精)
ISBN: 9787561375884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著名女作家,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与女性主义文学先锋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知名文学组织“布鲁姆茨伯里”的组织者之一。其代表作包括:小说《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以及非虚构作品、女性主义文学宣言《一间自己的房间》等。

内容简介

对于现代小说,进行任何一番考察,即使是随便 看上两眼而不做深究,都难免不会想当然地以为,这 门艺术到了现代多少都要比以往有一些进步。可以说 ,仅凭着简单的工具和原始的材料,菲尔丁的小说就 已经称得上十分出色,而简·奥斯汀还要更胜一筹, 但他们的机会岂能与我们相比!他们的杰作,风格朴 素得让人惊奇,也就理所当然了。而把文学,打个比 方来说,与汽车制造的过程相提并论,虽然经不起推 敲,但乍一看也差强可比。让人怀疑的是,几个世纪 以来,尽管我们对制造机器有了长足的认识,对于创 作文学,我们是否也曾学到了一星半点儿的知识。我 们并没有写出更好的作品;只能说,我们继续时而朝 着这个方向,时而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了稍许,但若 站在足够高的山顶去观察这整条轨迹,应该就会发现 这大体上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圆形。实际上,我们从来 也不曾站在那样一个有利的高处,连片刻也不曾有过 。我们只是站在平地上,淹没在拥挤的人群中,任由 飞扬的尘土迷离了双眼,心怀嫉妒地回顾那些远较我 们幸福的战士。他们已经凯旋,战利品无声地言说着 自己的辉煌,让我们怎能不感叹他们的战斗远非我们 这般激烈。这一切要由文学史家去定夺,由他来下个 论断,我们是在开启还是在终结,抑或是正站在一个 伟大的散文体小说的时代中间,因为我们身处山下平 原,眼界有限。我们只知道,有一些善意、也有一些 敌意激励着我们;知道有一些道路似乎可以通往富饶 的土地,另一些则通向尘埃和荒漠。而对此做一番探 讨,也许是值得一试的。 那么,我们的矛头就不必指向古典作家,而若是 说我们与威尔斯先生、贝内特先生,还有高尔斯华绥 先生针锋相对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不过是因为他们尚 且在世,他们的作品也就还活生生地显露着自己的不 足之处,不由得我们不去斗胆冒昧说上几句。不过, 话又说回来,对他们的累累硕果我们也心存谢意,只 是还是把自己无条件的感激之情留给了哈代先生和康 拉德先生。而对那位写下了《紫红色的土地》、《绿 舍》以及《那时远方》的哈得孙先生,我们也略表感 谢。威尔斯先生、贝内特先生和高尔斯华绥先生都曾 让我们满怀希望,却又让我们一次一次地落了空,因 而我们的谢意大都不过是感谢他们让我们看到了那些 他们原本可能却不曾达到之处,还有那些我们确实不 能,不过,也许正是我们确实不愿做的事情。对他们 那些大部头的作品,如此卷帙浩繁,内容庞杂而又良 莠不齐,只用只言片语是无法概括我们心中的指责与 不满的。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 只能说,这三位作家都是物质主义者。他们关注的并 非心灵而是肉体,因此让我们失望,还给我们留下这 样的印象:只消留意一点礼节,英国小说越早与他们 背道而驰,哪怕是一脚踏入荒漠,对于她的灵魂而言 ,也要有益得多。要用一个词,既要一语中的,又要 一石三鸟,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在威尔斯先生那里, 这个词就明显落在了靶心之外。但即便如此,这个词 也让我们看到了在他的天才之中所融入的致命杂质, 那一大块掺杂在他那纯净灵感中的泥巴。而贝内特先 生大概在这三人中算得上是罪魁祸首,因为他的技艺 最为精湛。他写起小说来,结构严谨、滴水不漏,就 算是再吹毛求疵的批评家,也会觉得无懈可击。就连 窗框间也密不透风,板壁上也天衣无缝。然而——倘 若生命拒绝栖身于此,那又当作何论呢?写出了《老 妇谭》,创造出了乔治·坎农、艾德文·克莱汉格以 及各色人等的贝内特先生,大可以声称已经排除了这 种风险。他笔下的人物丰衣足食,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但他们如何生活、又是为了什么而生活,这依然值 得一问。他们只让我们看到了花在火车头等包厢中软 席上的时光,看到他们无休无止地摇响铃铛、按下按 钮,却把五镇上精心建造的别墅日渐抛诸身后。而他 们奢华之旅的目的,也日渐明确,是要在布赖顿的顶 级酒店里永享清福。就威尔斯先生而言,他倒没有把 兴趣都花在布局谋篇上,在这方面,他还称不上是个 物质主义者。他为人过于慷慨,满腔的同情让他来不 及把事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坚实可靠。他的物质主 义纯粹来自于他的古道热肠,本应是政府官员的工作 也被他揽到了自己肩上,他心里又塞满了各种念头和 事实,根本无暇去顾及笔下的人物是否生硬粗糙,或 是压根就不记得要去将人物角色一一考虑停当。可是 ,对他笔下的尘世与天堂,如果要说如今及日后住在 其中的便是这样的琼和彼得们,那么,还会有什么比 这还严厉的批评吗?纵然他们的创造者慷慨地为他们 建筑宅邸、树立理想,可还不是被他们卑劣的天性弄 得黯然失色?同样,尽管我们敬仰高尔斯华绥先生的 正直与仁爱,在他的字里行间也找不到我们所寻求的 东西。 那么,要是我们在他们的那些书上统统都挂上个 标签,写上物质主义者这几个字,我们的意思就是: 他们的书里,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他们把高超的 技艺与非凡的精力都用错了地方,那些鸡毛蒜皮、转 眼云烟的小事,在他们的努力下,倒好像是真实不虚 、可以流芳百世的了。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