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AI版权:人工智能时代版权的挑战与应对

解码AI版权:人工智能时代版权的挑战与应对
作者: 中国版权协会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65.40
折扣购买: 解码AI版权:人工智能时代版权的挑战与应对
ISBN: 9787300332796

作者简介

中国版权协会是由国家版权局主管的全国性版权专业社会团体,是我国版权领域唯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会团体,致力于协助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管理部门推动版权法的实施,承担政府职能转变后分离出来的社会服务工作,协助权利人维权,提供法律咨询和相关服务。

内容简介

20世纪50年代,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这是人工智能的开端。经过了70多年漫长的研发和使用阶段,2022年11月30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推出了通用语言大模型ChatGPT-3。仅仅过了三个多月,2023年3月14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就又推出了通用语言大模型ChatGPT-4。在国内,2023年3月16日,百度率先推出了语言大模型—文心一言。2023年8月17日,抖音集团推出了语言大模型—豆包……人工智能进入了爆发式发展阶段。 如果说,从图灵测试到ChatGPT-3的发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那这仅仅是相对于这两年人工智能爆发式的发展而言的,或者说这仅仅是相对于生命个体而言的。就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而言,从图灵测试到现在70多年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短暂的片段。 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发展,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这是一个需要哲学和社会学来思考的问题。 面对现实,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与我们当下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就版权领域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版权领域带来的问题挑战和发展机遇,就是版权领域(包括版权的研究、教学与所有相关的权利人和使用者)现在面对的最大问题。 在这一点上,国家版权局具有前瞻意识,在2022年委托中国版权协会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所涉及的版权问题以及当前在国内相关企业中的应用开展调研。调研的对象既有版权领域的教授、学者,也有国内的大型互联网企业。与此同时,中国版权协会于2023年至2024年4月,在远集坊就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版权问题举办了三期专题研讨和论坛,并举办了一期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情况的行业分享活动。 《解码AI版权:人工智能时代版权的挑战与应对》是在这样的基础和背景下组稿形成的。需要说明的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涉及的范围主要是版权领域,包括文字、图片、音乐和视频等。但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并不仅仅是版权能够全部涵盖的,还涉及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以及数据的使用(数据中承载的信息和知识,不仅涉及版权,还涉及其他)。而本书仅在版权范围内讨论和介绍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学术问题、应用问题。 本书得到了吴汉东、王利明、张新宝、张平、王迁、张今、丛立先、朱开鑫等国内多位著名学者、教授的大力支持。本书收入了17篇文章并附上中国版权协会《2023新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版权领域的应用报告》,反映了当前国内在版权领域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准与最新进展,也为人工智能的立法、司法、学术研究、教学与应用提供了权威的可资借鉴的观点与分析。 从广泛意义讲,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时过9年,李强总理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人工智能+”行动。这体现了在党中央和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和战略性布局。 本书希望能够为版权所涉及的文化企业、互联网企业以及教学和研究单位在“人工智能+”的行动中先行一步,提供认识和实践方面可资借鉴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