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政府:政府工作的智能化管理

数字政府:政府工作的智能化管理
作者: 李 倩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16
折扣购买: 数字政府:政府工作的智能化管理
ISBN: 9787516429891

作者简介

李倩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湖北省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组副秘书长。 从事标准化工作6年,主导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20余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6项。其中,参与执笔的《机关事务服务规范化》课题研究报告在全国机关事务管理研究会2020年研究成果评选中获得特等奖。在核心期刊及《人民周刊》等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多次指导国家级试点单位标准化工作并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多次受邀在省级各行业标准化培训会上授课。

内容简介

第二章 数字政府整体架构 第三节 数据驱动的数字政府框架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已成为数字化时代数字政府治理的核心,数字政府在技术上倾向于以数据为基础,在管理上倾向于基于需求的定制化服务。传统政府单方面地向消费者(公众、企业)提供服务;数字政府则基于数据分析了解公众的需求,并利用数据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公众可以搜索他们需要的政府服务信息,并独立地使用这些数据,以获得智能的、自主的、自动化的、定制化的服务。公共政策中的“数据驱动”一词意味着数据成为政策分析和决策的重要来源,成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工具。数据驱动的数字政府根据数据的开放和使用情况,实现以公众为主导的政府管理,并在公众提出需求之前就分析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从而预测公众需求并为其提供服务。 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政府,主要包括数字政府的基础、数字政府的价值、数字政府的核心、数字政府的关键和数字政府的实现5个模块。数字政府的基础是通过数据资源规划和共享,构建协同文化,实现数据驱动下的治理与协同。通过统一数字身份认证和用户驱动的服务设计,构建灵活、主动与定制化的数字化交付服务,实现以数据为核心的服务与创新,这也是数字政府的价值所在。数字政府的核心是开放与参与,通过数据发布与开放、隐私保护与安全,让公众参与到数字服务设计、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到数字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过程中。数字政府的关键是决策与支撑,利用数据进行科学决策、预测政策需求以及对未来做出规划,是数字政府应对危机、解决核心问题要实现的目标。数字政府的实现是能力与评价,通过数字能力与技能的培养提升公共部门的数字素养,完成公共部门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的投入开发创新应用,不断推进数字文化建设,并对数字政府的发展进行评价,促进数字政府能力的提升。 一、治理与协同—数字政府的基础 治理与协同是数字政府的基础,通过数字化转型、数据化治理、创造性投资及创新性战略,实现跨层级、跨地域的一体化协同,从而实现更灵活、更有弹性的政府治理,不断创造可持续的公共价值,从而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在治理实践中,数据的参与实体包括数据提供者、数据的中间过渡参与者、数据的最终使用者。在此基础上建立明确决策与责任、政策与标准、指导原则、隐私与条约以及普通数据的集成框架,实现整体数据治理。构建政府、公众、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各角色协同框架,在公共部门内部和非政府组织、企业或公众等外部角色之间建立协同机制,由不同角色构成数字政府生态系统,通过与政府的交互支持数据、服务、内容的生产与访问,促进相关角色投入使用,以调整供需关系。 二、服务与创新—数字政府的价值 公共服务应立足于用户需求,而不是政府根据政策需要来设计服务,这才是数字政府的价值所在。服务设计和交付流程应以用户需求为起点,通过新技术应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了解使用服务的群体及群体需求,以便构建对他们有效的服务。这里的用户指的是所有参与服务交付的用户,包括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公务员以及其他支持最终用户访问服务的中介。 数字政府的服务开发团队应该具备广泛的技能、多样化的角色、快速决策的能力以及适应服务发展的能力,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交付产品或服务,同时开发适用于所有服务设计和交付阶段的标准化操作。例如,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等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提供服务的界面和业务流程,使得政府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使公众能够快捷、高效地获得服务。 三、开放与参与—数字政府的核心 开放与参与是数字政府的核心,指的是政府的开放、透明与包容性。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服务交付中参与多个角色定位,让公众参与其中,创建数据驱动的文化,保护隐私并确保数据安全。 开放政府数据是由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或政府控制的实体直接产生或委托产生的数据,可以供任何人使用、重用和再分配,数据获取的便捷性使得社会公众有机会就公共政策做出明智决定,并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对服务的设计,从而不断地创造发展机会。 为了改善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参与度,政府由过去的“独白式”施政转变为“对话式”施政,将信息推送到多个电子渠道,使得公众能够方便快捷地接收实时信息,同时鼓励公众通过电子渠道来反馈意见。 总的来说,开放政府数据能够大幅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有效改善公共服务供给,这也是影响大多数国家数字政府战略实施的一个关键要素。 四、决策与支撑—数字政府的关键 当前,对于大数据技术将深刻影响和变革政府决策机制已形成共识,通过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自主性,以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为中心追求科学、准确的决策和支撑。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决策最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越来越多的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使得政府能够做出更优化的决策。同时,可以加速数据的收集,减少政策周期和迭代所耗费的时间,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以达到培育经济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改善民生新服务的目的。 在数据浪潮汹涌到来的今天,各级政府要做到心中有“数”、懂“数”、用“数”,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决策科学化,信息精准化,有效满足社会公众对数据信息的需求,依法科学地实施数据治理。 五、能力与评价—数字政府的实现 数字政府的实现表现在重视发展相关技能,培养数字素养,增强公共机构的数字能力,确立清晰的发展目标、完备的法律和完善的监管框架。发展数字技能有助于改善社会包容性,缩小数字鸿沟。 随着组织机构在数字化方面逐渐成熟,公共部门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技术来构建创新和协作的组织文化,但是目前许多政府机构还缺乏能够充分利用数字变革的技能。为此,需要数字化专家制订计划,确定当前数字化发展水平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以及如何确保这项技能的获得,从而使现有公务员具备新的意识和技能,包括用户研究和分析技能、敏捷和迭代的项目管理技能、用户体验技能、数字业务模型建模技能、数字供应链的商业技能。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内部培训计划,不断增强对数字化文化的影响,最终提高数字政府能力。 第二章 数字政府整体架构 第三节 数据驱动的数字政府框架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深入,数据已成为数字化时代数字政府治理的核心,数字政府在技术上倾向于以数据为基础,在管理上倾向于基于需求的定制化服务。传统政府单方面地向消费者(公众、企业)提供服务;数字政府则基于数据分析了解公众的需求,并利用数据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公众可以搜索他们需要的政府服务信息,并独立地使用这些数据,以获得智能的、自主的、自动化的、定制化的服务。公共政策中的“数据驱动”一词意味着数据成为政策分析和决策的重要来源,成为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工具。数据驱动的数字政府根据数据的开放和使用情况,实现以公众为主导的政府管理,并在公众提出需求之前就分析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从而预测公众需求并为其提供服务。 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政府,主要包括数字政府的基础、数字政府的价值、数字政府的核心、数字政府的关键和数字政府的实现5个模块。数字政府的基础是通过数据资源规划和共享,构建协同文化,实现数据驱动下的治理与协同。通过统一数字身份认证和用户驱动的服务设计,构建灵活、主动与定制化的数字化交付服务,实现以数据为核心的服务与创新,这也是数字政府的价值所在。数字政府的核心是开放与参与,通过数据发布与开放、隐私保护与安全,让公众参与到数字服务设计、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到数字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过程中。数字政府的关键是决策与支撑,利用数据进行科学决策、预测政策需求以及对未来做出规划,是数字政府应对危机、解决核心问题要实现的目标。数字政府的实现是能力与评价,通过数字能力与技能的培养提升公共部门的数字素养,完成公共部门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技术的投入开发创新应用,不断推进数字文化建设,并对数字政府的发展进行评价,促进数字政府能力的提升。 一、治理与协同—数字政府的基础 治理与协同是数字政府的基础,通过数字化转型、数据化治理、创造性投资及创新性战略,实现跨层级、跨地域的一体化协同,从而实现更灵活、更有弹性的政府治理,不断创造可持续的公共价值,从而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 在治理实践中,数据的参与实体包括数据提供者、数据的中间过渡参与者、数据的最终使用者。在此基础上建立明确决策与责任、政策与标准、指导原则、隐私与条约以及普通数据的集成框架,实现整体数据治理。构建政府、公众、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各角色协同框架,在公共部门内部和非政府组织、企业或公众等外部角色之间建立协同机制,由不同角色构成数字政府生态系统,通过与政府的交互支持数据、服务、内容的生产与访问,促进相关角色投入使用,以调整供需关系。 二、服务与创新—数字政府的价值 公共服务应立足于用户需求,而不是政府根据政策需要来设计服务,这才是数字政府的价值所在。服务设计和交付流程应以用户需求为起点,通过新技术应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了解使用服务的群体及群体需求,以便构建对他们有效的服务。这里的用户指的是所有参与服务交付的用户,包括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公务员以及其他支持最终用户访问服务的中介。 数字政府的服务开发团队应该具备广泛的技能、多样化的角色、快速决策的能力以及适应服务发展的能力,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交付产品或服务,同时开发适用于所有服务设计和交付阶段的标准化操作。例如,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等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提供服务的界面和业务流程,使得政府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使公众能够快捷、高效地获得服务。 三、开放与参与—数字政府的核心 开放与参与是数字政府的核心,指的是政府的开放、透明与包容性。政府在政策制定和服务交付中参与多个角色定位,让公众参与其中,创建数据驱动的文化,保护隐私并确保数据安全。 开放政府数据是由政府部门、公共机构或政府控制的实体直接产生或委托产生的数据,可以供任何人使用、重用和再分配,数据获取的便捷性使得社会公众有机会就公共政策做出明智决定,并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对服务的设计,从而不断地创造发展机会。 为了改善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参与度,政府由过去的“独白式”施政转变为“对话式”施政,将信息推送到多个电子渠道,使得公众能够方便快捷地接收实时信息,同时鼓励公众通过电子渠道来反馈意见。 总的来说,开放政府数据能够大幅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有效改善公共服务供给,这也是影响大多数国家数字政府战略实施的一个关键要素。 四、决策与支撑—数字政府的关键 当前,对于大数据技术将深刻影响和变革政府决策机制已形成共识,通过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自主性,以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为中心追求科学、准确的决策和支撑。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决策最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越来越多的数据来源和分析工具使得政府能够做出更优化的决策。同时,可以加速数据的收集,减少政策周期和迭代所耗费的时间,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以达到培育经济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改善民生新服务的目的。 在数据浪潮汹涌到来的今天,各级政府要做到心中有“数”、懂“数”、用“数”,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决策科学化,信息精准有效满足社会公众对数据信息的需求,依法科学地实施数据治理。 五、能力与评价—数字政府的实现 数字政府的实现表现在重视发展相关技能,培养数字素养,增强公共机构的数字能力,确立清晰的发展目标、完备的法律和完善的监管框架。发展数字技能有助于改善社会包容性,缩小数字鸿沟。 随着组织机构在数字化方面逐渐成熟,公共部门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技术来构建创新和协作的组织文化,但是目前许多政府机构还缺乏能够充分利用数字变革的技能。为此,需要数字化专家制订计划,确定当前数字化发展水平需要什么样的技能,以及如何确保这项技能的获得,从而使现有公务员具备新的意识和技能,包括用户研究和分析技能、敏捷和迭代的项目管理技能、用户体验技能、数字业务模型建模技能、数字供应链的商业技能。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内部培训计划,不断增强对数字化文化的影响,最终提高数字政府能力。 本书抓住时代热点问题,以专业视角探讨政府工作的智能化管理,从应用层面揭示数字政府这种现代化治理模式,对于优化政府内部的组织架构、运作程序、管理服务,以及全面提升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