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5000年(经典版)
作者简介
主编: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系教授 郑岩 郑岩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历史学博士。曾在山东省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任职多年。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史系教授。先后为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访问学者、华盛顿国家美术馆高级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客座高级研究员、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美术史系课程教授、哈佛大学美术与建筑史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史与考古学。主要著作有《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超越生死:中国古代墓葬美术》《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等。作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知名学者,他不仅在艺术理论、艺术史论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而且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艺术的研究和推广,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户。 主编:资深国际出版人 郭光 郭光先后在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班、长江商学院EMBA 班学习艺术与管理。1985年开始,在山东友谊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历任编辑室副主任、社长助理。1997年至2022年,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及其所属的中青国际、中青雄狮从事艺术出版策划、国际出版策划、国际文化交流和出版管理工作。郭光策划编辑的十四卷本艺术画册《中国民间美术全集》获“五个一”优秀图书奖,策划、编辑的“走出去”精品画册《中国》《西藏》《发现中国》《中国艺术5000 年》《最美的中国古典绘画》《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中国园林艺术》等也得到了中外出版专家的高度评价,部分图书被誉为“奢侈品级别的中国文化艺术图书”,并与多家国际著名出版品牌合作,以多种语言版本全球发行。部分图书在国际主流渠道销售万册以上,创造了中国文化艺术图书国际销售的新纪录,2023年国家版本馆设立专架陈列中青国际的代表性图书,部分产品成为中国文化和出版“走出去”的标志性产品。
内容简介
……“中”“国”二字,已分别见于商代甲骨文,组合为一个词,迄今所知最早 的例子,见于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中 国”在这里仅指伊洛河流域的中原,范围有限。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国”,在时 间和空间意义上,当然涵盖了更大的范围,远不限于何尊所说的中原,如上文 所述,也不限于王朝意义的中国。在努力扩大视野,呈现出线索之多元和风格 之丰富的同时,毫无疑问,本书也强调中国艺术在空间上的整体性和时间上的 连续性。 艺术作品的物质性和视觉性,使我们接触到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历 史——我们不再只是凭借文字去回忆和想象过去。在这本书中,那些伟大的思 想和悠久的传统,呈现于具体的实物和图像中,那些昭昭在目的作品,使得过 去的时光可触可感,历史的形状也因此十分不同。 这些作品与我们同在,时间不再是一条单线。读者可以顺流而下,也可以 溯洄从之,或者从任何一页开始,或者在一件作品上流连忘返。书中与图片并 行的文字,提供了作品基本的背景,以及撰稿者个人的理解,但是我们更希望 这些文字只是一个起点,每一位读者都有权利在此基础上,用眼睛和心灵,发 掘出作品以及这个大故事更多的意义。……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郑岩教授领衔主编,将艺术与历史相结合,倾情讲述“中国艺术的大故事” ★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等学术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编辑 ★数位艺术史专业研究人员执笔,语言平实,却不乏专业性和文化深度,带领读者沉浸式体验中国古代艺术精品 ★精选全球400余件中国古代艺术史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中国古代艺术史背后的故事以及中国古代不同社会阶层的多样面貌 ★涵盖绘画、书法、雕塑、陶器、玉器、瓷器、漆器、家具、金银器、织物、建筑、园林、石窟等艺术全门类,给读者带来一场精美绝伦的视觉盛宴 ★一部精彩的500+页“纸上博物馆”——足不出户就可以遍览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国艺术精粹,了解每件作品背后的历史与文化故事 ★每一章章前页全面呈现中国历朝历代不同门类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将艺术形式置于历史叙述之中,全面丰富地呈现该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圆脊精装·烫金工艺《中国艺术5000年》经典版 可阅读·可珍藏·可传承 ★汲取中国艺术考古的最新成果,再现中英法及波兰文首版精华;图说中国5000年的艺术故事,展现中华民族深邃的美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