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故事/语文互动阅读

中国名人故事/语文互动阅读
作者: 党英明|主编:李荣国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15.80
折扣价: 10.45
折扣购买: 中国名人故事/语文互动阅读
ISBN: 978754635621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道家鼻祖——老子 老子是中国本土哲学道家学派的鼻祖,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 证思想的哲学家之一。 老子名叫李耳,约公元前571年出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 河南鹿邑)。从少年时起,老子就立志向学,发奋读书。老子生活的 年代,正是春秋中末期,天下诸侯国征伐纷争,人民生活非常痛苦。 老子立志找到一种能解除百姓疾苦的学问,遍寻所能读到的各种书 籍,苦苦求索。到了30余岁时,他还在家乡苦心作学,无心嫁娶。一 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邻村的一个姑娘塞氏。两人一见投缘,塞氏 再三表明她很欣赏老子的才华,决心要嫁给老子。在友人的撮 (cuo)合下,他们】喜结连理,非常恩爱。一年后,有了一个儿子。没 想到塞氏早先曾有过婚约,只是因为对方是个白痴,就一直抗拒未 嫁。这回对方家得知塞氏擅(shan)自嫁了人,非常恼怒,派人把塞 氏抢了过去,塞氏拼命反抗,半路上投井而死。老子悲痛欲绝,心如 死灰,站在家乡的山冈上,凝望着塞氏死的方向,暗暗发誓定要求得 学问,做一番事业,并终身不娶,以对得起亡妻。 老子此后隐居修学,熟读经学、礼制,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 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逐渐成为了一个大智者。 人约公元前521年,老子成为东周E室的守藏书的史官。他的 名声当时已传遍了天下。有一天,年轻的孔子登门拜访。孔子毕恭 毕敬,向他求教:“请问先生对礼的看法。”老子缓缓说:“你所说的那 讲礼的人早已死去,连骨头都腐烂了,留下的不过是他们活着时的空 话而已。况且讲礼的君子遇到贤明的君主还可以享受富贵,如果生 不逢时,那就会像飘飞的柳絮一样,身不由己,流离失所!” 他日光转向了窗外,望着远山,悠悠说道:“我听说,高明的商人, 深藏珍宝而不外露;德高望重的人,容貌长得和愚人一样。你应该去 掉身上的娇气和过多的欲望,不要故作姿态和踌躇(chou chu)满志, 这些对人没有好处。我只能给你说这么多了。” 孔子回去后,十分感慨(gan kai)地说了这样一番话:“我知道鸟 儿善于飞翔,鱼儿善于游泳,野兽善于奔跑,但是我却不知道龙是怎 样乘长风而直上青天的。我所见到的老子,就像龙一样啊!” 大约在公元前499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乱兵席卷了 周室典籍,老子所看管的图书也被抢走,于是他被罢官回了故乡。而 对着纷乱而争斗的世界,老子十分厌弃种种陈规陋习的束缚,决心去 寻找清静的自然生活。一位守关的官员对他说:“先生不是要去隐居 吗?听说先生很有学问,为什么不把这些学问写出来给后人留下一 点纪念呢?”老子觉得很有道理,决心写一部大书,阐述自然天道之 学,为人处世之道,让统治者读了能够警醒,世人看了能够解脱。他 于是隐居曲彳_=里付西的隐阳山中,不顾老病,发奋著书,点点滴滴年 年岁岁,一直写得掉光r头发,并且染上了一身的病痛。在公元前 478年,将要大功告成时,不想楚陈交兵,苦县也成了战场,他的手稿 被一群窜人山中的乩兵给焚毁了。老子欲哭无泪,大病一场后,高歌 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骑着青牛,向西去了函谷关。在 那里他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一书,然后绝尘而去,不知所终。传 言死于约前471年。 《老子》书成,从此确立了道家学说。后世人又称它为《道德 经》,因为这本书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 老子说,道是在天帝之前就已经有了的。“道即自然,自然即 道”。就是说,道不依人们的意志而客观地存在着,它的特征就是“自 然”。老子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 的主宰,一切宗教的和唯心论的基础,是哲学认识论上的一个巨大的 进步。老子思想中的发光点存于它宝贵的辩证思想。老子认为 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和变化。他不仅看到了自然和人类 社会现象中阴阳、有无、祸福、美丑、贵贱、难易、前后、高下等区别,对 立的相互依存关系,还发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时刻提醒 着人们坏事里面,可能包含着好的方面,好的里面,也许潜伏着坏的 因素;正常的事也有可能变得古怪,好事情也有可能变成坏事情。同 时,老子还看到了事物正反之间的转化,是一个渐进的由小到大、由 低向高、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是一个如此系统而深入地论证了辩证 法思想的人,比起同时代的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他思想的深度是令 人惊叹的。 故事启迪 老子崇尚自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使生命超然、洒 脱。尤其他的辩证思想,认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具有相 互依存、相互转换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的日常工作和学习仍然具有 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