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食疗保健康(汉竹)
作者简介
作者 许庆友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河北中医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许庆友教授从事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治疗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提出慢性肾脏病的“虚、毒、瘀”病机学说,擅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疾病的诊。
内容简介
P11 食物的“五色” “五色”依序为:红、黄、绿、白、黑。五色对应五脏,只要合理地食用这五种颜色的食材或药材,就能平衡滋养五脏,增强抵抗力与自愈力、延年益寿。古人有五色补五脏之说,可以参考但不可拘泥。 红色食物养心 红色食物进入人体后可入心、入血,具有益气补血和促进血液、淋巴液生成的作用,进而能增强心脏和气血的功能。常见的红色食物有:赤小豆、红辣椒、红枣、西红柿、山楂、草莓等。 黄色食物养脾 常吃黄色食物对脾胃大有裨益,它能够保护胃肠道、呼吸道黏膜,减少胃炎等疾患的发生。常见的黄色食物有:黄豆、牛蒡、薏米、胡萝卜、南瓜、蛋黄、小米、玉米等。 绿色食物养肝 绿色食物入肝,具有疏肝、强肝的功能,有助于肝脏排毒,增强肝脏功能,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常见的绿色食物有:绿豆、菠菜、西蓝花、黄瓜、丝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莴笋、荠菜、油菜、四季豆、空心菜、苦瓜等。 白色食物养肺 白色食物入肺,适宜补气。吃白色食物,有养阴润肺、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等功效。常见的白色食物有:白豆、冬瓜、梨、白萝卜、银耳、百合、茭白、莲藕、大米、面粉、豆腐等。 黑色食物养肾 常吃黑色食物可补肾。黑芝麻、木耳、紫菜等黑色食物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都很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概率,对流感、慢性肝炎、肾病、贫血、脱发等有辅助疗效。 P19 气血亏虚 多见贫血乏力 症状表现 头晕、头痛,动则加剧、精神倦怠、乏力健忘。 调养方针 补益气血,健脾开胃。 饮食注意 可常吃具有补气、补血作用的食物,比如红枣、山药等。 黄芪栗子鸡块 原料:鸡肉300克,栗子100克,黄芪20克,红枣15个,盐适量。 做法:鸡肉洗净,切块,汆烫;栗子去壳;黄芪水煎,取汁;红枣洗净,去核。油锅烧热,放入鸡块,加黄芪汁液煮至七成熟,加红枣、栗子,加盐焖熟即可。 川芎黄芪炖猪心 原料:猪心1个,当归10克,黄芪、党参各15克,川芎6克,黄椒丝、盐各适量。 做法:猪心洗净,汆烫,切片;黄芪、当归、党参、川芎放入纱布袋。将猪心和纱布袋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小火炖煮至熟,取出纱布袋,加盐调味,点缀黄椒丝。 营养解读:黄芪可补气固表,是补气的好食材。川芎黄芪炖猪心适用于气血两亏型低血压。 黄芪羊肉益脾汤 原料:黄芪30克,羊肉350克,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黄芪洗净。将羊肉块放入锅内,加入黄芪和适量清水,熬煮至羊肉熟烂后加盐调味。 营养解读:黄芪羊肉炖汤,可健脾胃、补气血,改善低血压症状。 P45 气阴两虚 咳嗽气短 症状表现 免疫力低下,咳嗽气短、自汗盗汗、口干鼻燥、疲乏烦躁或五心烦热。 调养方针 补肺益气,养阴生津。 饮食注意 多吃益气健脾的食物,比如山药、莲子、红枣、白扁豆。 黄芪猪肺粳米粥 原料:猪肺100克,黄芪30克,粳米120克,葱花、姜末、盐各适量。 做法:猪肺洗净,汆烫至熟,切块;黄芪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取汁;粳米洗净,浸泡30分钟。将粳米、猪肺块放入锅中,加黄芪汁液和适量清水,同煮成粥,调入葱花、姜末、盐搅匀。 款冬花冰糖饮 原料:款冬花10克,冰糖15克。 做法:将二者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去药渣饮糖水。每日1剂,分3次饮服,3日为1个疗程。 荸荠萝卜藕梨饮 原料:荸荠、莲藕、白萝卜各150克,梨30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以上材料处理干净,切块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加蜂蜜调匀。 营养解读:梨可生津清热、润肺化痰,因此常被用于治疗秋燥、阴虚咳嗽。 P67 热毒型 对皮肤损害一般都比较严重 症状表现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皮损红肿流水、瘙痒剧烈、尿黄、便秘。 调养方针 清热解毒,祛风渗湿。 饮食注意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洋葱、大蒜、生姜、咖啡、可可、辣椒、咖喱等。 百合绿豆汤 原料:百合30克,绿豆100克。 做法:百合用温水浸泡,洗净;绿豆洗净,浸泡3小时。将绿豆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熬煮至将熟时,加入百合同煮至熟。 营养解读:百合清肺热,养心安神,美容养颜;绿豆清热解毒,清心除烦,通利小便。 百合桑葚饮 原料:百合、桑葚各30克,红枣5个,青果9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百合、桑葚、红枣、青果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熬煮取汁,调入白糖稍煮。 绿豆芡实山药汤 原料:绿豆50克,薏米80克,芡实15克,山药块3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薏米、芡实、山药块一起下锅,加水适量,煮至熟烂后,加冰糖搅匀。每日分2次服完,连服数日。 绿豆海带薏米汤 原料:绿豆50克,薏米30克,海带丝20克。 做法:绿豆、薏米洗净,浸泡3小时,与海带丝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炖煮至熟。 营养解读:薏米可健脾祛湿,与绿豆、海带搭配可清热解毒、止痒。 P71 肺经风热 多发于面部 症状表现 多发于额部或鼻旁、面颊部。 调养方针 清肺泻热,解毒除疮。 饮食注意 忌食辛辣。 芹菜雪梨西红柿汁 原料:芹菜段100克,雪梨、西红柿各150克,柠檬30克。 做法:雪梨洗净,去核,切块;西红柿洗净,切片;柠檬洗净,去皮。将所有食材放入榨汁机中,榨取汁液即饮。 营养解读:可清泻肺热,但胃溃疡患者、月经期女性不宜过多饮用。 血热壅盛 发于胸背 症状表现 多分布于额、颊、鼻旁、胸背等处。 调养方针 凉血清热,化瘀散结。 饮食注意 少吃热性食物,比如辣椒、大葱等。 海蜇拌芹菜 原料:海蜇200克,芹菜50克,红椒、盐、酱油、醋、香油、海米各适量。 做法:海蜇洗净,切丝;红椒洗净,切丝;芹菜去叶,洗净,切段,焯烫;海米洗净。将海蜇、芹菜、海米放入盘中,加入盐、酱油、醋、香油,拌匀。 营养解读:海蜇清热化痰;芹菜清热除烦。此菜可清热凉血,化瘀散结。 脾胃湿热 发于口周或下颌及后背 症状表现 一般反复发作于口周或下颌及后背。 调养方针 清理脾胃,除热祛湿。 饮食注意 少吃海鲜、甜食,不宜饮酒。 花生豌豆薏米粥 原料:花生仁80克,豌豆50克,薏米100克,盐适量。 做法:薏米、豌豆洗净,浸泡3小时。将花生仁、豌豆、薏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熬煮成粥,加盐调味。 营养解读:花生健脾和胃,利肾去水;豌豆益脾和胃;薏米健脾祛湿解毒。 P146 便秘 宜:饮食要粗细、荤素搭配 补充水分 补充膳食纤维 忌:辣椒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排便时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饮食上可以注意多吃一些梨、黄瓜、苦瓜、芹菜、莴笋、芝麻、香蕉、苹果、无花果、韭菜、海带、山药、扁豆、芋头、空心菜、蘑菇、白萝卜、丝瓜、菠菜等。 芝麻,具有润肠能力:芝麻富含油脂,其润肠通便能力强,适用于阴虚便秘和燥热便秘。 韭菜,富含膳食纤维:韭菜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促进消化、润肠通便。 苹果,通便效果好:苹果中富含膳食纤维和果胶,具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 便秘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便秘由肠梗阻、肠麻痹、急性腹膜炎等急性疾病引起。慢性便秘成因较复杂,一般无明显症状。便秘的发生与肠蠕动功能失调有关,也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好发于老年人以及体弱的人。 特效食疗方 莲藕炖牛腩 原料:牛腩150克,莲藕100克,赤小豆50克,蜜枣5个,姜片、盐各适量。 做法:牛腩洗净,切块,去掉肥脂,汆烫,取出后过冷水,洗净,沥干;莲藕去皮,洗净,切块;赤小豆洗净,浸泡30分钟。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水煮沸,转小火慢煲3小时,出锅前加盐、姜片调味。 金钩芹菜 原料:芹菜300克,海米100克,姜末、盐、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芹菜择洗干净,切段,用开水略烫;海米用温水泡10分钟。油锅烧热,下入姜末炝锅,放入芹菜、海米、盐翻炒,用水淀粉勾芡。 为什么经常运动还是总生病? 身体不适,但检查未见异常,该怎么办? 身上的小毛病,一吃药就见好,停药后就反复怎么办? 怎么判断身体是寒证还是热证? …… 身体健康、无病无痛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一些慢性病、亚健康症状时常困扰着人们。有些人不得不长期服药,肝、肾负担较大。有些人长时间心情低落,饱受焦虑、失眠折磨。这些都不是只依靠药物就能解决的,而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调养身体。本书共收录387个食疗方,在每天的饮食中调养身心,提升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缓解慢性病、癌症、妇科病、男科病、儿科病以及亚健康症状,帮助读者养生、保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