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大家精要

王安石/大家精要
作者: 顾友仁//张祥浩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王安石/大家精要
ISBN: 9787561387313

作者简介

顾友仁,1973年生,安徽寿县人。2006年获东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东南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出版著作两部,主持省厅级课题四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 张祥浩,1945年生,浙江乐清人。1969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1981年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有《唐君毅思想研究》、《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中国传统人才思想》(上下)、《复兴民族文化的探索——现代新儒家与传统学问》、《王守仁评传》、《中国哲学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走向》等十多部专著。

内容简介

第1章 家世与青少年时代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 文学家。他在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二度拜相 ,实行变法,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为变法,他废弃儒家经典旧注,作出自己的新解释, 被称为“荆公新学”。他的诗文自然、清新、流畅, 为文学****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对后世的 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他的变法,对后世的影响尤 其深远和广泛。一、家世与家庭 王安石的先祖出于太原,后迁徙至临川。曾祖父 王明,在尚书省任职。祖父王用之,为掌管兵杖、器 械、甲胄的卫尉寺助理。用之有五子,长子王益,即 安石之父,幼子王孟,曾为楚州掌狱讼的司理参*, 余皆早卒。王氏的起家,在安石叔祖王贯之。贯之于 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考中进士,历任汉州主管司法 的推官,主管刑狱的大理寺助理,大名知县,忻州、 真定府副长官,保州、深州、齐州知府,主管淮南地 区司法、刑狱的提刑官,以及滁州、兴元府知府等。 王安石父辈一代人,多在江南一带做地方官。父 王益,始字损之,后改舜良。少年时就以文章为地方 官张公咏所赏识。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08)考中进 士,先后任建安县文书、临江*审理案件的判官、新 涂知县,后改任主管刑狱的大理寺助理,又移任庐汀 、新繁知县,再改任掌皇帝饮食起居的殿中助理、韶 州知州和掌礼仪的太常博士、主管政事的尚书省属官 、江宁府副长官等职。王益在任内,关心民间疾苦, 吏治严明,自律严而待人宽,注重礼义道德教育,所 在皆有政绩。王益给幼小的王安石以很深的影响。王 安石后来回忆其父说:“先人之存,安石尚少,不得 备闻为政之迹。然尝侍左右,尚能记诵教诲之余。盖 先君所存,尝欲大润泽于天下,物枯槁,以为身羞。 ”王益不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人,他为官一直有功成 身退的思想。宝元二年(1039)二月二十三*,王益以 疾卒于江宁副长官任上,终年四十六岁。 王益一家在乡里没有什么田产,靠官俸维持生活 。王家自徙临川后,世居临川城东南盐步岭。临川位 于今江西省西部,于东汉置县,至宋,已是江南经济 比较发达的地区。城东以溪为护城潦,有水门,因常 在此地卸盐,故名盐步门。城东南为高丘,名盐步岭 ,是全城*高的地方,王氏故宅即在盐步岭上。由故 宅北折而东百步许,有一祥符观,安石少年或在观内 读书,或随大人涉水登山,不胜其乐。仁宗嘉祜二年 (1057),知州裴建材又在盐步岭祥符观外侧筑拟砚台 。王家世居的盐步岭,是临川城的名胜。 安石的外祖父家是临川金溪大族。外祖父吴畋, 外祖母黄氏,肃静裕和,治家甚有条理,又知史书, 常常辅导处士,在乡里有很高的声誉。吴畋兄吴敏, 淳化三年(992)进士,任尚书省属官,为人孝友忠信 ,乡里称为长者。吴敏夫人曾氏,出自南丰大族,是 曾巩、曾布祖父的姐妹。曾氏“于财无所蓄,于物无 所玩”,广读史传,富有智慧。 安石母吴氏,好学强记,老而不倦。她考虑问题 ,常有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平生又很孝顺。安石兄安 仁、安道非吴氏所出,但吴氏爱之胜如己出,待其母 之族如己族。又悯农济贫,分人衣食。吴氏又能诗词 ,尝有小词《约亲戚游西池》,句云:“待得明年重 把酒,携手。那知无雨又无风。”仁宗时朝廷尝数次 召安石,安石坚辞。有人对吴氏说:为何不强令安石 应召?吴氏回答说:士各有志,我又怎好强迫他呢? 安石以不足于养为忧,有归志。吴氏劝勉说:在道义 上应当离家,我是不会有不安的。吴氏的为人行事, 都给安石以良好的影响。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