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舞文弄墨(英国散文名篇新选)(精)/文化生活译丛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江纳善·斯威夫特(1667~1745) 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是爱尔兰都柏林三 一学院的毕业生,有政治抱负,却始终未酬其志,初 入世做了远房贵族亲戚的私人秘书。他不甘心久居高 级仆人的地位,于是投入英国国会而为教士,参与政 治活动,以文才先后为辉格、托雷两党服务,成为名 公贵人的座上客,但终于失意回到爱尔兰,以圣·帕 特里克大教堂教长终其生。作为一个英国移民的后代 ,他平时热衷于伦敦上流社会生活,到晚年却成了爱 尔兰人民的勇敢的代言人,对英国殖民者的剥削和压 迫进行了大胆的抨击。而爱尔兰人民也真是爱他;当 英国政府悬重赏捉拿《布商的信》这一系列激烈攻击 英国暴政的小册子的作者的时候,虽然斯威夫特是执 笔者一事也有人知道,却没有一个去告发他。 他的私生活方面也是一个谜团。他的生父是谁? 至今仍有疑问。有姑娘爱他,但他不愿同她结婚,终 致她伤心而死;他爱另一位姑娘,对她写了最温柔最 赤诚的情书,然而几十年下来,也始终没有结婚。他 对朋友极为热情、关心,但又是他明白宣告自己憎恨 人类;在他的笔下,人类也确是最肮脏、最自私、最 卑鄙的野兽,远不及马高贵。 然而这位充满矛盾的人却是18世纪英国的伟大作 家,英国散文发展史上的关键人物。 他是《格利佛游记》的作者,而谁又不曾读过或 至少听过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这是一本适合各类 读者的奇书:儿童(主要看头两部故事),历史家(考 证当时的朝政),思想家(研究其对文化、科学的态度 ),左派批评家(摘取其反战反殖民主义的词句),甚 至先锋派理论家(把他作为运用奇思幻想的大师、黑 色幽默的前驱),如此等等,适足证明这本书内容丰 富,雅俗共赏。 但是他还写了大量其他作品:各种辩论文章,期 刊杂文,布道文,小品文,公开信,诗。而且无论写 什么,总是写得有文采,有独特的风格。 然而他却反对美文,主张写得平易晓畅。他十分 注意语言问题,多次写文指摘僻词、难词、俚语、行 话、生造的“硬词”等等——例如《致一位新任神职 的青年先生的信》。也是在这封信里,他提出了一个 关于什么是好的文章风格的有名答案:“把恰当的词 放上恰当的位置,这就是风格的真正定义。” 这句话经过后人重复引用,至今不绝,大概是关 于风格的最有名的警句了,也许只有法国布封的“风 格即人”可比。 拿这个定义付诸实践的,首先是斯威夫特自己。 他饱读诗书,但写文不掉书袋,善于运用最平常的词 ,把它们巧妙地排列、组合而产生各种效果,其最著 名的是讽刺,有时明显,有时微妙,例如《一个小小 的建议》通篇是一大讽刺,然而有些读者以为这是郑 重其事的正式建议。这是因为伴随着讽刺而来的,还 有斯威夫特散文的第二个特点,即娓娓动听的说理, 像是说得比任何人都周到、都细致,因此他用词虽简 单,句子却有很长的,往往要经若干从句、种种说明 之后,才图穷匕见,托出了他的真实意思。现举两例 ,一短一长: 既然神道与人道的结合是我教的重要信条,奇怪 的是:有些牧师写文章只有神道,而没有一点人道。 ——《零碎题目随想》 至于我本人,在多年劳而无功地提出许多空词、 不切实际的意见之后,以为再无成功之望了,幸而想 起了这个建议,不但完全是新的,而且有切实的内容 ,花钱不多,费事不大,靠我们自力就能实行,因此 也不会有得罪英格兰的危险。 ——《一个小小的建议》这两例,一例是讽刺教 会的不人道,另一例是点出英格兰的压迫和剥削是爱 尔兰民生困苦的总根源,都有力地达到了原定的效果 ,其方法就是把最要紧的话放在最要紧的位置上,在 这里就是一个段落的末端。 斯威夫特还有一种功夫,就是运用最平常的比喻 来表达深奥、复杂、不易表达的道理。《扫帚把上的 沉思》就是一例。用扫帚把来比喻衰落、失势的人, 多么恰当,而且无须多加解释,因为扫帚是家家皆有 、人人尽知之物。同样,在《格利佛游记》里,他用 大头派、小头派来比喻教派,用高跟党、低跟党来比 喻政党,也是用了日常生活里尽人皆知的普通东西— —鞋跟的高低和鸡蛋的大头小头——来说明这些教派 、政党不仅一丘之貉,差别极小,而且为这点小小的 差别争论不休,甚至动起武来,又是何等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