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虎同行(中国国家地理)](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1016/01/20211016014610442.jpg)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与虎同行(中国国家地理)
ISBN: 9787500084402
当人类从愚昧中醒来,在智慧的第一道曙光的引领之下改造自然的时 候,他们见识到了自然的神秘与伟大,不自觉地向造物主以及其他自然实 体下跪朝拜。虎的勇猛也让他们印象深刻,以至于“谈虎色变”,于是在 许多部落中,这种具有强大力量和权威的猛兽成为了图腾。人们向它进贡 膜拜,希望这只神兽保护这些脆弱的人们,而不去计较也无法计较虎在现 实中对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的威胁和伤害。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智慧不断突破以前的限制,一次又一次发 展到新的境界。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于 虎的伤害的应对能力大大提高,虎图腾崇拜观念渐转淡薄,而虎对人类造 成的伤害则凸显了出来,彷佛是个历史的玩笑,在不知不觉中,虎的角色 由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转而变成了人类的敌人。同时,随着人类智慧与科 学的不断发展,虎的某些部位、器官及各种虎产品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尤其 是药用)和作用逐渐被人类发掘,并越来越全面地得到利用,也促使人们开 始猎杀老虎。于是,基于维护生命安全和利用虎产品的目的,一场旷日持 久的人虎大战爆发,并不断延续,最终导致了虎种群的濒临灭绝。 在中国三四千年前的原始文字记录中,就有人们猎虎的事件的记载。 殷商时期,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所记载的猎物中就有虎。春秋战 国时期,虎吃人已经是人们熟知之事。《礼记·檀弓下》中著名的“苛政 猛于虎”故事便记录了“泰山侧”有虎连吃3人的惨事。而“子路杀虎”的 掌故,更充分体现出当时不但士人杀虎已很普遍,甚至连杀虎所取部位都 有了讲究。更有秦昭襄王时,以白虎为首的群虎在今陕西省中部、西南部 和成都平原、四川省东部伤害千余人,使得秦昭襄王重金招募杀虎者杀虎 。 秦汉以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虎食人记录,伴随着出现的是越来越多 的打虎故事。西汉李广射虎、东汉法雄息虎狼之暴、刘昆崤黾驿道驱虎、 宋均除虎、童恢捕虎、南朝张敬儿射虎等打虎事件,不胜枚举。 自秦汉至元末明初,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呈曲线上升之势,虽然历经 了一些战乱频仍的波折时段,但在总体上,人口日益增多,生产力曰益提 高,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生存需要和各种 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不断开辟和利用新的土地和资源。森林山地以 其蕴藏的丰富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开发 活动或个人生产生活的新领地。而这些地域正是虎的生活领地,人虎冲突 逐渐升级,打虎事件增多,但这种猎杀也主要以偶然性、片段性为主要特 点,以个人打(猎)虎为主。大量的打虎英雄故事的记载体现了这一点,因 此,对于虎种群的数量变化影响并不明显。 但到了明清时期,人们猎杀老虎的形式有所改变。这一时期在中国历 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开发高潮时期,在山区,人虎冲突加剧,虎患频发 ,经常会出现官府领导和组织捕虎以消除虎患的现象。例如,康熙五十一 年(1712年)。西乡县多次发生虎患,其中第二次大规模虎患时,当时的知 县王穆悬重赏招募打虎将进山打虎,3年之内射虎64只。官府捕杀老虎的数 量明显比明代以前的个人打虎要多。限于打虎工具的相对原始性,这时期 猎杀老虎的数量还未使其达到毁灭性的地步。 真正对虎的命运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20世纪中期至后期短短三四十年 的时间。这时随着打虎工具的不断演进,枪支猎杀老虎的效率和数量大大 提高,再加上如火如荼的“除害兽运动”,直接导致中国虎的数量濒于灭 绝。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开发活动的地域不断扩展,尤其是在华南的丘陵山 地区域,山地海拔低,人类开发活动历来较多,人虎遭遇、人虎冲突常有 发生,因此华南虎被划归到与熊、豹、狼同一类的有害动物之列,猎人们 “全力以赴地捕杀”。一场持续了近20年如火如荼的大规模“除害兽运动 ”就此展开,华南虎种群自此遭受重创,一蹶不振,直至濒临灭绝。东北 虎也由于过度捕猎和盗猎而遭到大肆猎杀。 虎对人造成了威胁和伤害,所以武松那样的打虎英雄在当时备受敬仰 。但到了近现代以来,当人们的狩猎手段和效率大大提升以后,打虎便不 再是一件困难的事。这一时期对虎的猎杀,除了出于维护生命安全的需要 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利用虎及虎产品。在中国传统中医典籍的治 疗理念中,虎之全身,几乎所有部位都有治疗作用,都有医药价值。据历 代本草学文献所记,虎骨、虎膏、虎肉、虎血、虎肚、虎胆、虎肾、虎皮 、虎睛、虎须、虎脑、虎爪、虎牙、虎鼻、虎尾等虎产品,均可入药,具 有不同疗效。如眼睛可治疗癫痫症,尾巴可治各种皮肤病,胆汁可治儿童 痉挛,虎须治头痛,虎脑治懒惰及暗疮。而虎骨是最有价值的。 许多患有风湿、肌肉劳损等疾病的人都用过一种叫做“麝香虎骨膏” 的中药。其实虎骨是中医药中最常用、最具药用价值的虎产品,一般是制 成虎骨酒、虎骨散和虎骨胶等。虎骨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汉代的《名医 别录》,在历代的医书如唐《新修本草》、《药性本革》、宋代的《本草 衍义》、明代《本草纲目》、清代《得配本草》等均有对虎骨的详细记载 。《中国药典》1963、1977年版也将其收录,在中国传统中医药中已有千 余年应用历史。药理作用研究发现,它的强筋健骨等诸多功效的物质基础 极有可能与其含有的无机元素和有机类物质(骨胶原、氨基酸等)有关。 P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