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星座:课本里学不到的中国文化简史

苏东坡的星座:课本里学不到的中国文化简史
作者: 侯印国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5.28
折扣购买: 苏东坡的星座:课本里学不到的中国文化简史
ISBN: 9787201206561

作者简介

侯印国,文化学者,高校教师。主要从事文献学和文化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入选南京市优秀文化人才。曾获美国百人会英才奖、中国古文献学奖一等奖、中国目录学会优秀论文奖、南京大学五四青年奖章等荣誉。在《扬子晚报》等媒体开设有学术随笔专栏《侯教授的文化简史》。著有《清代私家书目研究》《中国佛教慈善简史》(文献学、文化传播学专著)、《东京梦华录》(译注)、《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宋朝人的日常生活》《中国撸猫简史》(合著)等。

内容简介

上巳 :春日的浪漫邂逅 中国古代节日中最具有情人节气质的不是“坐看牵牛织 女星”的七夕,也不是“花市灯如昼”的元宵,而是三月上 巳节。 上巳的起源极为古老,传说中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所撰写 的《周礼》中,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东汉郑玄 注云 :“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 香熏草药沐浴。”女巫是一种官职,所谓的“岁时祓除”,就 026 是通过祓禊这种仪式,除去邪疾,是一种来历久远的祭祀。 所谓的“衅浴”,就是熏浴,是用香熏草药煮水来沐浴。这 个仪式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将人们聚集到水边沐浴。有 一部分民俗学者研究认为,这一仪式的缘起,其实是春日男 女在水边相欢、女性祝水乞孕,本质上是一种大型相亲活动。 这是很有道理的,在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留有这样原始的风 俗,包括至今风行的泼水节,也是类似习俗的变体。 无论如何,至少在《诗经》的时代,上巳已经成为男 女春日邂逅和表达爱意的日子了。不管这个节日原本的意义 是宗教还是乞孕,至少在周代,三月便是爱情的春天。《国 风 · 郑风 · 溱洧》所描写的,就是三月上巳,在郑国的溱水 和洧水边,两位青年男女表达爱意、携手游春的故事。诗歌 的开头说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溱水 和洧水经过冬天的冰冻,在这个美好的春日刚刚化冻,河水 欢快地奔流。男孩和女孩,手里拿着蕑草(一种兰草),显 然是来参加岁时祓除的仪式。但这仪式不过是相会的借口, 一个女孩在人群中,看中了一个男孩,她非常主动地上前邀 约,“女曰观乎?士曰既且”,女孩上前搭话,说我们去河边 走走,去看看那春天的流水呀?或许是幸福来得太突然,这 个有点“直男”的男孩甚至没有反应过来,居然傻傻回答说: “我已经去看过啦!”好在女孩看出了他的窘迫,“且往观乎, 027 洧之外,洵 且乐”,她继续说 :“再陪我去看看吧,洧水对 岸,现在正是春意洋洋”,于是男孩跟着女孩来到河边,他 们携手同游,很快彼此了解,打闹嬉戏,互相认可,“维士 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他们的相识相恋朴素而自 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欢乐的时光短暂,在分开的时候, 男孩给女孩送上芍药花。在先秦时期,“药”字和“约”字 发音相同,芍药花就代表着他们爱情的约定。《郑笺》:“其 别则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从最初的蕑草到最后的芍药, 爱情就在这个春天如此美好地降临。如果我们带着镜头穿越 回先秦的这个上巳,找到两千多年前的这对恋人,我们拍摄 的短片中,肯定会有奔流的溱水和洧水,有祭祀的仪式,有 打闹的青年男女,有他们质朴可爱的对话,但结尾的画面, 大概就会聚焦在这朵芍药花上吧。 这首诗中没有写到这对恋人的后续,但我一直毫无道理 地相信,《国风·唐风·绸缪》中的描写,就是他们的结局。“绸 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 良人何?”这是在婚礼之后的晚上,新娘看着躺在身边的新 郎(良人),满心欢喜地想 :“这是一个如何美好的夜,让他 这样美好的人就在我的身边?想要问你啊,我要怎样才能爱 够你呢?”而新郎也在想:“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 如此粲者何?”粲者是美貌的人,就是新娘,但我总能想象 028 一个画面,新郎偷偷打量着自己新婚的妻子,她被看得有点 害羞,粲然一笑,画面就此定格。 在周代,男女春日邂逅被写进了法律,《周礼》中说 :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 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大概意思就是说, 在仲春时节,令男女成婚。这个时候,如果有青年男女私奔, 也不加禁止。如果应该嫁娶而无故不嫁娶的,就要处罚。有 男女过了年龄还未成婚的,要了解他们的情况和困难,进而 帮助他们成婚。上巳节男女相约的习俗持续了非常长的时间, 《艺文类聚》引《夏仲御别传》说,晋代的洛阳,“到三月三日, 洛中公王以下,莫不方轨连轸,并至南浮桥边禊,男则朱服 耀路,女则锦绮粲烂”,男女都精心打扮,期待邂逅属于自 己的爱情。到了唐代的上巳,“倾都人物,于江头禊饮踏青”, 从南北朝到唐代,三月春游是士女们一年中最重要的游乐活 动。直到唐代中期以后,上巳节的传统才在中国慢慢消失。 1.继《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后,超乎想象的“侯教授的文化简史”上新啦! 2.传统文化的通识课:好玩的“新”历史、“冷”知识,从文化的角度去考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社会风俗。 3.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的“文化简史”是古人的生动日常,也是民俗文化流变的趣味所在。 4.一个朝代吸引你的一定是那个朝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日常情致。 5.文化的传承: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生活方式,都是在历代文化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那些被忽略的文化细节才是有趣、动人、温暖的生活日常。 6.古人很浪漫,日出日落,且歌且乐;生活很简单,一朝一暮,认真对待。 7.著名版本目录学专家、百岁“书痴”、南图“学霸爷爷”沈燮元点赞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