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学讲义(阿德勒作品集)(精)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阿德勒作品集)(精)
作者: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译者:吴宝妍
出版社: 化学工业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阿德勒作品集)(精)
ISBN: 9787122305077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阿德勒有《神经病的形成》《自卑感》等著作,他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简介

伟大哲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说过: “只有与生活直接相关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换句话 说,在一门与生活直接相关的科学里,理论和实践是密不 可分的。一门以人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正是因为以生活 的动态发展为研究基础而成为一门生活的科学。这些分析 对个体心理学尤其适用。个体心理学试图把个体生命视为 一个整体,个体的每一个反应、行为和冲动都被视为个体 的人生态度链条上的其中一环。这样的学科必然是以实践 为导向的,借助于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可以改变、修正我 们的态度。因此,个体心理学在预见性方面具有双重意义 :它不仅能预测即将发生什么,还能像先知约拿一样给我 们警示,以便我们能采取措施避免某些事情发生。 努力去了解生命的神秘创造力是个体心理学发展的缘 由。这股生命力表现在个体发展、奋斗、实现目标的欲望 上,甚至是通过在某方面努力获得成功来补偿在另一方面 的挫败而表现出来。这股力量是有目的引导的,它奋力追 求一个目标,在奋斗过程中,肉体和心灵的每个活动都是 协同工作的。因此,抽象地观察身体动作和精神状态、而 不把个体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这样的研究方法是荒唐的。 比如,在犯罪心理学中,把关注重点放在犯罪行为而非犯 人上面,这就是荒谬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犯人而不是犯罪 行为。不论我们花费多少精力来琢磨犯罪行为,如果不把 犯罪这件事看作是个人生命整体中的一个章节,我们就无 法理解犯罪的实质。同样一个行为,在某种情形下是犯罪 ,在另外一种情形下却不是。关键是要理解个体的实际情 况,即一个人的生活目标,这个目标是他所有行为活动的 指导线。把握了这个目标,我们就能明了每个单独行为背 后隐藏着的含义。也就是说,我们把个体行为当作一个整 体中的部分来看待。反之,我们对部分进行研究之时—— 只要把它们看作整体中的部分,那么我们对整体的认识就 会提升。 笔者本人对心理学研究的兴趣源自从医的经历,在此 经历中建立起了目的论的观念,这种思维对于理解心理学 现象是必要的。医学发现,所有身体器官都是朝着确定的 目标生长的,发育成熟的器官都有确定的形状。当器官有 缺陷时,自然力总会设法克服这个缺陷,或者长出新的器 官来替代有缺陷的器官。生命总是力求延续下去,并且当 遇到外部障碍时,不经过一番挣扎,生命力是绝不会就此 屈服的。 人的心理活动与身体器官的活动相似。每个人的头脑 里都有一个超越现状的目标或理想,并设定一个具体的未 来目标以克服现有的不足和困难。具体的目的或目标能让 一个人认为和感到自己脱离了现有的困境,因为他预期自 己会在未来获得成功。如果没有目标感,个体的活动就不 再有任何意义。 P3-5 大学不教,社会不讲。那些不会明确解读的心理问题,那些困扰你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这本书里,都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集毕生研究和经验,提炼而成的经典人性读本! ☉在社会环境中深入洞悉人性的开山之作,帮助每个人更好地认识自己、丰富生命!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指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