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八百年/老北京有意思

胡同八百年/老北京有意思
作者: 编者:班宏跃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75
折扣购买: 胡同八百年/老北京有意思
ISBN: 978754773661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什么是胡同呢?胡同 ,源于蒙古语,元人称呼 街巷为胡同,后来逐渐演 变为北方街巷的通称。明 清北京城是以元朝的元大 都为基础重新修建的,元 大都一共有十一座城门, 城门里是由若干条大街构 成整个大都的主干道,而 这些主干道相交形成了长 方形的百姓居住区,居住 区里又有一些小巷子,这 些小巷子便被称为胡同。 当时规定大街宽二十四步 ,小街宽十二步,而胡同 的宽度则为六步,于是, 胡同、小街、大街纵横交 错间构成了元大都完整的 都城街道体系。 北京的胡同到底发展 到多少条了呢?民国时期 在华日本人多田贞一在《 北京地名志》一书中记载 ,当时北京城的大小胡同 一共有三千三百多条。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 京城的胡同也随着人口的 增加而不断增加,1982年 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的 《古今北京》一书中说道 :“至今,北京城区的胡 同约有四千五百五十多条 。”1986年北京燕山出版 社出版的《实用北京街巷 指南》中说,北京城四个 城区中有胡同三千六百六 十五条。1990年张清常的 《再说胡同》一文统计, 1980年北京的街巷胡同有 六千零二十九条。 这些数以千计的胡同 里,拐弯最多的胡同是九 弯胡同,最窄的胡同是钱 市胡同,最具风情的胡同 是八大胡同,最长的胡同 则被称为巷,便是东、西 交民巷,而最古老的胡同 便是三庙街胡同。 1260年.忽必烈即汗 位.拟定都燕京.但见燕 京残垣断壁,破败不堪, 便将都城的位置定在金国 中都的东北部,即现在北 京城的位置。故辽国南京 、金国中都的中心位置都 在如今北京城的西南,主 要集中在如今西城区的南 部(原宣武区)。三庙街 一带是辽、金时期北京城 最为繁华的富庶之地。 明朝时,这里因为有 一座紫金寺,被称为紫金 寺街。到了清朝,宣武门 外建起了三座关帝庙,头 庙、二庙均在上斜街,三 庙所在的紫金寺街,则易 名为三庙街。三座关帝庙 中,头庙的建筑格局一直 保持至今,二庙则已经改 为民居,而三庙毁于20世 纪40年代。 仅宣武门外这一小片 区域,就有三座关帝庙, 是不是有些太拥挤了呢? 但是,如果你知道北京城 里有多少关帝庙,就不会 这么认为了。据《京师乾 隆地图》所录,当时北京 城内专祀关帝和以祀关帝 为主的庙宇加起来竟有一 百一十六座,真可谓寺观 之最了。 历史上的关羽,仅仅 是蜀国的一名武将,但是 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却 超过了几乎所有的帝王。 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 家,都对关羽倍加赞誉。 儒家称关羽为“文衡帝君” ,尊为“武圣”,与孔子相 提并论。佛教尊关羽为伽 蓝护法,在很多寺庙里都 有伽蓝殿,专门祭祀关羽 。道教则尊关羽为“关圣 帝君”,系道教非常重要 的一尊神。 从宋朝开始,历代皇 朝都对关羽有过加封。宋 朝徽宗封关羽为“武安王” ,明朝万历封其为“三界 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 圣帝君”,到了清朝,满 族贵族对关羽更为推崇, 顺治时期就封其为“忠义 神武关圣大帝”,之后九 个皇帝中,先后有八个皇 帝共十三次封谥关羽,最 后变成“忠义神武灵佑仁 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 翊赞宣德关圣帝君”,成 为与孔夫子齐名的“武圣” 。 民间对关羽更为推崇 。早在南北朝时期,荆州 地区就开始祭祀崇拜关羽 死后的化身“关三郎”。隋 朝时期,关羽成为佛教“ 伽蓝护法神”,后来又被 笃信道教的宋徽宗封为“ 崇宁真君”。随着佛教、 道教的扩散,关羽成为民 间知名的神灵。到了明朝 ,关帝庙已经遍布全国。 差不多在明朝晚期,朝鲜 、越南、日本等周边国家 也开始有了关帝庙。到了 清朝,随着华人的足迹, 关帝庙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 美国的纽约、旧金山 ,日本的神户、横滨、长 崎、函馆等地,新加坡、 马来西亚、泰国、越南、 缅甸、印度尼西亚、澳大 利亚等国,都建有富丽堂 皇的关帝庙。 而作为明清两朝首都 的北京城,关帝庙数量之 多,分布之密集,可以称 之为历朝之最。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