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化学返璞归真(徐晓白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作者简介
胡晓菁,1981年5月1日出生,湖北黄石人,现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助理研究员、编辑,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科学人物。2003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06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硕士学位。曾参与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金丹与长生》(科学出版社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内丹》(科学出版社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等著作的出版加工工作。发表《关于大庆油田的发现之争》《李四光: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田在艺口述》《苏联专家与新疆综合科学考察》等学术论文。撰写并出版《田在艺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徐寿波传》(科学出版社)等多部科学家传记。
内容简介
辛亥革命后,1912年,原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 堂由国民政府交通部接管,更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学 校,由近代著名的海军上将萨镇冰②接任校长。吴淞 商船专科学校是中国早期航海高等学府之一,也是后 来的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的前身。当时这所 学校的教员有毕业于英国海军的夏孙鹏和陈伯涵,以 及前招商局轮船大副、英国人奥斯汀和前招商局浦东 局员、英国人贺阑比等人,可以说,该学校已经竭尽 可能,集结了在当时中国能组织来的最好的海事教师 队伍。 吴淞商船学校成立之后,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综合 能力培养,尤其是重视学生的理论和实际结合等的能 力培养。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多,徐祖藩和同学们在学 校里广泛学习了包括天文、船艺、船经学、水道测量 、航政、海商在内共28门学科的知识,除了两年的理 论学习外,他们还有一年在船上的实际操作,学校里 的这批学生还没出校门便已上船实习,他们不但有知 识,也积累了许多有用的实际航海经验。尤其要说的 是,吴淞商船学校重视英文教学,如驾驶等专业课程 均由外国教员讲授,徐祖藩在学习过程中熟练掌握了 英语,能够流利阅读英文原版教材,这也为他后来从 事航海教学、培养中国的航运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校期间,他还曾跟随海军部的军 舰航行南北洋,从驾驶员到舵工的工作,都实地练习 过。三年来的紧张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航海基础 。 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中国贫弱,航权旁落于外 国资本手中,本国航运业多半聘请外国人担任高级船 员,国家尽管自己培养了人才,但他们实际就业仍然 困难,尤其是要找到能发挥特长的好职位更是难上加 难。不久以后,因为学校经费较少,办学困难,1915 年,吴淞商船学校奉国民政府之命停办,并由海军部 接收其校舍和设备、书籍,打算以此为基础,将来另 办海军学校。 1915年吴淞商船学校停办以后,恰逢第一次世界 大战,在中国的外籍船员纷纷回国,高级船员职务空 缺,吴淞商船学校昔日招收的六届共72名毕业生这才 有了一层抱负的机会,他们填补了因战争空缺下来的 高级船员职务。吴淞商船学校被民国航运界誉为“航 海家的摇篮”,正是因为很多民国早年航运界的翘楚 都出于此校,例如后来担任过吴淞商船专科学校校长 的著名数理学教育家周均时”、担任过招商局总船长 的高级引航员金月石等人,后来成为中国航海界的权 威人士,他们都是由这所学校输送的杰出人才。吴淞 商船学校的毕业生凭借在学校里学到的娴熟技术和丰 富学识渐渐得到了国内外航运界的认可,他们在社会 上博得了很好的声誉,学校的招牌也由此打响。 吴淞商船学校停办以后,校产移交海军部接管, 改名为吴淞海军学校,后与南京海军军官学校合并, 成为吴淞海军军官学校。徐祖藩等原属吴淞商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