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动的宇宙(精)/科学思维书架

湍动的宇宙(精)/科学思维书架
作者: (美)保罗·库尔茨|总主编:郑念//王康友|译者:王丽慧
出版社: 上海交大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湍动的宇宙(精)/科学思维书架
ISBN: 978731319896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二幕 生物圈中的偶然和随机 生存与繁殖 偶然和随机是大自然的普遍特征。这在生物圈中以最 富有戏剧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中各物种不断竞争以求生 存。它们是否成功既取决于自身的境遇,又取决于其适应 程度。生命真是个奇观。所展现的形态多种多样,从最简 单的单细胞和多细胞有机体到昆虫、植物、鱼类、甲壳类 、动物和人。 一种生物能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中存活下来,是因为它 战胜无数的对手,不但要击败有竞争关系的物种,还要在 同物种个体的受精和繁殖竞争中胜出。 让我们从人类的受孕开始看。从男性阴茎射入女性阴 道的大量精子中,只有极少数能够到达输卵管并与一个或 多个卵子结合,然后开始受精和植人的过程。除了这个精 子(如果是双胞胎或是三胞胎,也可能是两个或三个精子) 外,其余的精子全都浪费了。偶然性在这里起关键性的作 用。 卵子(来自女性)和精子(来自男性)的结合产生受孕体 ;即两个单倍体细胞合并为一个被称为受精卵的二倍体细 胞。这个受精卵接下来必须能够顺利地在子宫着床,否则 就被排出体外。许多受精卵就没有成功地完成这个任务。 通过微妙的发展过程,受孕体成为一个胚胎并最终成长为 胎儿。这个新生命可能随时被排出,可能会发生流产;实 际上,人类所有怀孕中,估计有三分之一在孕早期会自然 流产。如果顺利植入宫体,胎儿就从其母亲那里吸取养分 。 最终婴儿出生了。从前,大量婴儿或死于难产,或在 出生后一年内的易发感染时期死亡。孩子需要父母多年的 养育和保护,直至他们可以照料自己。从青春期到成年的 这段时间,儿童在社群中接受教育——直到年龄足够大, 再进入社会,找到工作,组建家庭。 男性一生中射出的数以亿计的精子以及女性一生中排 出的数百颗卵子(40多年中每年12颗)中,到底有多少个体 最终会顺利怀孕、诞生,并成长到婴儿期和儿童期?而一 个人历经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危险,最终平安度过青少年期 的概率又有多大?人可能在任何时候遇到不测——事故、 意外或疾病都可以致人残疾甚至死亡。人类福利制度和医 学不断发展,使父母能够照顾和教育孩子,不过事情并非 总是这样,对野生动物来说也是如此。 大自然是丰饶的。生物世界产生过量的孢子、精子、 种子和卵子,其中只有极少数能存活下来。许多橡子从树 上掉下来,其中也许只有一颗能生长为幼苗,受到水、土 壤和阳光的滋养,直到最后极为幸运地长成小树并成为枝 繁叶茂的大树。许多橡子或种子或是被动物吃进肚子,或 是被任意踩踏,或是在天蓬似的树荫遮蔽下被其他树或植 物闷死,每颗种子都寻求留下自己生命的痕迹。生存的竞 争密集且残酷。植物被鹿吃掉;鹿再被捕食者吃掉。如此 循环往复,没有穷尽。加利福尼亚森林的熊熊大火可能是 雷击造成的,也可能是露营地里的小孩子玩火柴点着的; 一场旱灾或是飓风就可能让所有生物求生的努力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