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白居易诗/线装经典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除了读书,李白还学习过剑术,而且有很高的 造诣。李白的朋友魏万曾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 ”。李白游历天下的时候,身边一直佩剑,和他同 为“饮中八仙”之一的崔宗之曾说他“袖有匕首剑 ”。 李白十八岁左右时,曾跟随家乡附近大匡山里 的一位隐士赵蕤读书学习。赵蕤曾写过《长短经》 ,该书详细论述了王霸之道和帝王权术。在两年时 间里,李自从未下过山,每日专心研习学问,与山 林鸟禽为伍。在后来的人生岁月里,李白总是在做 官和隐退间徘徊,这不能不说是受了赵蕤的一些影 响。 二十岁的时候,李白去了成都,他游历了峨眉 山、青城山,还去了川东一带。美丽的巴蜀山水是 李白一生的记忆财富,不断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和 热情,让李白无法忘怀的还有那故乡的月亮。这些 都经常出现在他的诗歌中。 李白的青年时期,恰逢唐王朝的全盛时期,也 就是著名的“开元盛世”。虽然李白一生都对政治 抱有极大的兴趣,但他没有走上科举之路,而是采 取了漫游、干谒这样一种当时也很流行的方式,读 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结交朋友、拜访名流,来 提高名望,踏上仕途。 二十五岁左右的时候,李白离开了四川开始漫 游全国,此后再没有回到家乡。但只要一说起蜀地 ,他心中就会升起强烈的故乡情怀。尤其是到了晚 年,他对家乡的思念更是日益浓烈,正如他在《宣 城见杜鹃花》中所表达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 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 当时,李白沿江而下,途经巴渝,出三峡,到 了今天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旧地。然后继续向东 ,到达今天江苏南京、扬州,浙江绍兴等地。他一 路游览山川奇景,写下了不少著名诗篇。这些诗歌 大多清新自然,如孩童般天真脱俗,由此可以窥见 诗人情怀之清澈剔透。这一时期的吴越民歌风韵浓 厚,也为李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营养。 首次远游的李白意气风发,广结友朋,仗义疏 财。后来,他曾回忆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 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开元十五年(727),已经二十七岁的李白到了湖 北安陆,与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成婚, 做了许家的上门女婿。在许家生活的十年时间里, 他曾写下《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抒发自己的远 大抱负与人生梦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 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范蠡)、留侯( 张良)浮五湖,戏沧洲。”这一时期,李白经常以诗 酒结交朋友,也时常离家在荆襄一带游历。游历襄 阳(今湖北襄樊)时,他结识了当时在鹿门山中隐居